阅读目录(Content)
2016年10月,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和财政部三部门联合发文提出支持特色小镇发展,并明确提出2020年前要在全国范围内培育1000个特色小镇。一石激起千层浪,“特色小镇”立刻成为我国各界炙手可热的宠儿。
特色小镇的实践最早始于浙江省,早在2003年前后,作为小城镇建设较为发达的浙江省率先发展了一批特色小镇,如乌镇、云栖小镇等,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如今这些小镇仍在发挥着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成为国内其他小镇的借鉴案例。
特色小镇并不是中国的独创,发达国家经过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城镇化实践,各类小城镇的建设迈入了成熟阶段,在城镇化过程中,形成了功能各异、形态各具特色的小(城)镇,成为国家产业竞争力的一种重要空间载体,如美国的格林尼治的对冲基金小镇,其对冲基金规模一度占了全美国的1/3;美国硅谷也是由一连串小镇聚集而成;英国世界著名的航空发动机公司罗尔斯·罗伊斯总部在德比的一个小镇上;德国的奥迪全球总部和其名下的欧洲工厂也都在英格尔斯塔特的小镇上……这些发达国家的实践案例表明,高端产业并不一定要集中在大城市,小城镇也可以集聚高端产业并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
在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中,“镇”扮演着极为重要和特殊的角色,无论是宋朝之前的“军事重镇”,还是南宋之后的“商贸镇”,以及今天的“经济重镇”,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城镇化道路与西方的城镇化道路最大的差别就在于“镇”的区别。
从历史维度看,“镇”最初的功能是军事功能,唐朝初期在边境驻兵戍守称为“镇”,镇将管理军务,有的也兼理民政,宋以后称县以下的小商业都市为镇,“镇”由此演变为具备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功能的综合空间聚落,其本身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在今天的城镇建设与管理过程中,不同的话语体系、不同的管理系统有不同的表述,如:
这些各形各色的概念在不同时期、不同语境、不同部门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有不同的界定标准和发展重点。
特色小镇的“特”,主要是产业、历史、环境等诸多因素的独特之处,要求特色小镇本身具有某种文化特质,呈现某种价值追求,从而成为某种产业集中、相应就业者云集的“特色”工作生活区域,也应当是汇集某类资源与技术在此创新创业的“孵化器”和“创客空间”。
具体内涵上,
特色小镇的“小”,是指在空间范畴上相对独立于市区,区别于行政区划单元和产业园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小镇要求突出节约集约,合理界定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严格划定小镇边界,规划面积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建设面积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聚集人口1万至3万人,且不受原有行政区划局限的“小”地方。
特色小镇的“镇”,不是传统意义上简单的行政区划概念,也非园区的概念,而是一个具有明确产业定位和生活功能项目组合的“非镇非区”概念,是打破了传统行政区划概念的某种特色产业集聚区,它可能是仅包含一个镇的特定区域,也可能是覆盖多个镇的多个区域,但是这些区域在产业上、特色上是有密切的内在关联的。
从大尺度的历史维度来看,特色小(城)镇实际上不是新生事物,在历史时空一直存在,农耕时代的因军事目的而兴起的镇,由此诞生镇,进而集聚人口,再催生商贸和经济,形成空间聚落;计划经济时代因行政目的而催生的小城镇;市场经济时代因经济目的而孕育的特色小镇等。它们的最终形态要么成为城市,甚至大都市,典型如深圳、浦东,从传统的渔民小村成长为一个国家级的大都市;要么逐渐衰败,甚至消失,典型如京杭大运河边上的诸多古镇,随着大运河的衰落而逐渐泯灭众生;要么不温不火,缓步发展,大多数城镇都是这种情况;最后一种就是小而精,特色化、集约化发展,典型如格林威治对冲基金小镇、浙江云栖小镇等。因此,特色小(城)镇本质上是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是新的发展主体、新的产业平台、新的和谐家园、新的制度探索和新的理念引领。
从空间角度看,特色小镇是连接大中城市与农村的重要枢纽,是有效分流农村富余人口的“蓄水池”;又能承担对农业农村的辐射带动功能,是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动机”。因此,特色小镇是城市和乡村双向渗透、双向发力且最具活力的“社会单元”。
从经济角度看,特色小镇借力现代交通、通信、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能够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承载空间在更大范围聚集高端创新要素,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为重塑城乡空间和经济地理创造新的机遇。
从劳动力角度看,当前以“90后”为代表的年轻劳动力在选择就业与生活环境时,已出现将生活环境放在首要位置的倾向,特色小镇要求的宜居生态环境、独特的文化特色、完善的公共服务正好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对特色小(城)镇的认识,要从城、镇(行政区划中的小城镇)、村之间的差别来分析,同时又要区别于飞地经济、产业集群、产业集聚区、产业新城,之前有类似的类属,比如旅游景区、主题公园;且需要分析与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之间的关系。
总之,特色小镇是以特定的产业、环境、文化资源为基础;以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投融资机制为依托和保障;以产业培育带动人口聚集为推动力;以旅游消费为引擎,实现消费聚集;以产城综合开发运营及PPP架构利用为手段;以城乡结合区域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为目标的“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的产业、城镇、居民和文化的高度综合体。
“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一种西方经济理论,由美国哈佛商学院的竞争战略和国际竞争领域权威学者迈克尔·波特创立。其理论的核心是:在一个特定区域的特别领域,集聚着一组相互关联的公司、供应商、产业和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这种区域集聚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构建专业化生产要素优化集聚洼地,从而使企业共享区域公共设施、市场环境和外部经济,降低信息交流和物流成本,形成区域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外部效应和区域竞争力。
集群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在西方出现得比较早,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和马克思的分工协作理论,马歇尔(Alfred Marshall)的规模经济理论,韦伯(Alfred Weber)的产业区位理论和新产业区位理论,熊彼特(Schumpeter)的技术创新理论等。用“产业集群”一词对集群现象进行分析,首先出现于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波特把产业集群定义为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它包括一批对竞争起着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其他实体经常向下延伸至销售渠道和客户,并侧面扩展到辅助性产品的制造商,以及与技能技术或投入相关的产业公司,还包括进行专业化培训、教育、信息研究和技术支持的政府和其他机构。
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所有发达经济体中都明显存在各种产业集群。国家竞争优势的获得关键在于产业的竞争,而产业发展往往体现为国内形成的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为此,波特从组织变革、价值链、经济效率和柔性方面所创造的竞争优势角度重新审视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和价值。波特认为产业在地理上的集中主要是竞争的结果,并提出了钻石模型。钻石模型的构架主要由四个基本的因素(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撑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和两个附加要素(机遇和政府)组成
国内对产业集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机制、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社会资本以及经济增长与产业集群的关系、基于产业集群的产业政策和实证研究等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产业集群的缘起可以回溯到该地在特定历史情景下,产业集群一旦形成,就会出现连锁反应,因果关系也很快变得模糊。整个流程大量仰赖钻石体系中各个箭头的效能,或回馈功能的表现。
在一个健全的产业集群中,企业数目达到最初的关键多数时,就会触发自我强化的过程。这种自我强化的效应出现是在产业集群的发展具备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后,通常需要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因此,政府不能试图创造全新的产业集群,新的产业集群最好是从既有的集群中萌芽,这也为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理论思维,即特色小镇不是凭空造出来的,一定是基于一定的资源禀赋或者市场偏向,在市场的不断发育过程中孕育出来的,过分强调政府的培育,可能并不能达到政策的预期。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其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以及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关系十分密切。
我国已经进入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密切关联的阶段,这种关联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加强。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较高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高的制造业的发展,装备产业将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特色小镇能否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取决于地方政府能否通过改革、市场发育、技术创新,形成新的专业化分工体系,实现由传统工业区向市场经济意义上的产业集群的转变,因此在对特色小镇进行产业规划时,一定要考虑产业集群效果,在区域经济发展上要从产业集群创新方面探寻新思路。
从特色小镇的特点来看,正是基于某一特色产业的优势才得以推进实施,它的理论基石是产业集群理论。从本质上说,产业集聚理论为特色小镇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提供了规范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的解释。特色小镇与传统的行政区块划分或者单独设立产业园区不同,它强调的是以产业集聚区或者产业集群作为空间边界。产业集群是特色小镇建设的核心概念之一,产业集群理论是特色小镇建设的核心理论之一。特色小镇的特色是产业特色。特色小镇的建设,应该依托当地的产业资源以及当地的特色产业,升级传统的产业集群。特色小镇的核心仍是企业竞争,根据波特提出的钻石模型,政府应扮演好优化企业环境的角色,可以通过招商引资,合理引导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组织等加入特色小镇建设,也需要做好特色小镇宜居环境的建设,引入大学等研究机构,吸引创新人才的进入,为产业营造更好的创新环境,从而促进产业创新,突破发展的瓶颈。此外,政府要赋予企业、组织足够的自由度,破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制度性障碍,保障组织发展的科学性。
“增长极”(Growth Pole)理论也与产业集群的形成紧密相关。
增长极概念及其理论是由法国经济学家朗索瓦·佩鲁(F.Perroux)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佩鲁在其1950年的《经济空间:理论的应用》和1955年的《略论发展极的概念》等著述中,提出以“增长极”为标志的不平衡增长理论。他指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进行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
在这一理论里,佩鲁引入了“推动性单位”和“增长极”的概念。所谓“推动性单位”就是一种起支配作用的经济单位,当它发展或创新时,能诱导其他经济单位增长。推动性单位可能是一个工厂或者是同部门内的一组工厂,或者是有共同合同关系的某些工厂的集合。
佩鲁认为推动性单位具有三个特点:
而所谓“增长极”是集中了推动性单位的特定区域。增长极本身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增长能力,并通过外部经济和产业关联的乘数扩张效应,推动其他产业的增长,从而形成经济区域和经济网络。
增长极的形成至少应该具备三方面的条件:
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将增长极构筑在抽象的经济空间基础上,忽视了增长的地理空间;同时只强调增长极的正面效应,而忽视了它的负面效应。在佩鲁之后,布代维尔、赫希曼、缪尔达尔以及弗里德曼等人对增长极理论做了修正与完善。1972年,布代维尔把佩鲁增长极概念的内涵从经济空间拓展到地理空间,并从经济理论延伸到经济政策。布代维尔认为,经济空间既包括经济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也涵盖经济现象的地域结构或区位关系;增长极可以是部门的,也可以是区域的,并正式提出“区域增长极”概念。
1958年,赫希曼提出了区域非均衡增长的“核心区—边缘区”理论。赫希曼指出,经济进步并不同时在每一处出现,而一旦出现,巨大的动力将会使得经济增长围绕最初出发点集中,使该地区的经济增长加速,最终形成具有较高收入水平的核心区,与核心区相对应的周边的欠发达地区称为边缘区。赫希曼认为核心区对边缘区同时具有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即增长极对周围欠发达地区发展具有推动和促进作用,称为“涓流效应”,而增长极对周围欠发达地区发展的阻碍作用或不利影响,称为“极化效应”。1944年,缪尔达尔指出,经济发展在地域上并非同时产生和均匀扩散,而是通过回波效应和扩散效应以平衡的形式实现。回波效应指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因报酬差异由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扩散效应体现在前向、后向、旁侧经济关联效应以及产业外迁、资金、科技、文化、信息等“外溢”对周围地区的带动和示范效应上。
特色小镇建设是经济新常态下加快区域创新发展的战略抉择,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载体,特色小镇应被打造成区域的增长极。
特色小镇的打造应尊重其经济基础,利用好资源优势,政府应高起点规划,要努力将特色小镇打造成区域的增长极,避免被其他增长极边缘化。为此,政府要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充分发挥政策的集成效应和激励导向,加大土地、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将人才、资金等资源要素吸引到特色小镇里。同时,特色小镇应发挥其扩散效应和涓流效应,促进周边地区的发展。
中心地理论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初西欧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时期,是1933年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在《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中提出的,是通过对南部德国的城市区域空间分布的实际状况进行概括和提炼而提出的。
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中心地的等级层级结构,即城市是其腹地的服务中心,根据所提供服务的不同档次,各城市之间形成有规则的等级均匀分布关系。
克里斯泰勒创建中心地理论是建立在“理想地表”之上,这一地表为均质区域,一点与其他任一点的相对通达性只与距离成正比,而不管方向如何,均有一个统一的交通面;同时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属于经济行为合理的人,即生产者为谋取最大利润,寻求掌握尽可能大的市场区,致使生产者之间的间隔距离尽可能地大;消费者为尽可能减少旅行费用,都自觉地到最近的中心地购买货物或取得服务。基于这一假设,克里斯泰勒认为城市体系在空间上构成一个正六边形的关系,上一等级的中心地处于下一等级的中心地的中心,与下一等级的中心地构成一个蜂窝状的空间关系,而各级中心地的数目亦有所不同,高等级的中心地数量多于次级中心地。
中心地可以表述为向居住在它周围地域(尤指农村地域)的居民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地方。中心地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种类有高低等级之分。根据中心商品服务范围的大小可分为高档消费品、名牌服装、宝石等高级中心商品和小百货、副食品、蔬菜等低级中心商品。提供高级中心商品的中心地为高级中心地,反之为低级中心地。
克里斯泰勒提出:
克里斯泰勒还提出了支配中心地体系形成的三个原则,分别是市场原则、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
在不同的原则支配下,中心地网络呈现不同的结构,而且中心地和市场服务区大小的等级顺序有着严格的规定,即按照所谓K值排列成有规则的、严密的系列。
在三原则中市场原则是基础,而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可看作是在市场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修改。
中心地理论的另一个开创者是廖什。1940年,德国经济学家廖什发表了《经济空间秩序》一书,提出了与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极其相似的中心地模型。两个理论虽然有许多相同之处,但也存在差别。假设方面,克里斯泰勒只强调人口有规律地分布,但廖什的模型中市场区六边形结构具有经济理论基础,同时考虑了人口和需求因素,通过商品的显性成本和需求曲线来界定市场区,从而获得每个部门的空间均衡。廖什的模型属于非等级系统,并且高级中心地不一定具有低级中心地所有的职能,即使是同一等级的中心地供给的商品也可能不同。故商品的流向并不一定全是从高级中心地流向低级中心地,也有可能从低级中心地向高级中心地供给商品,并且同一等级的中心地由于中心职能的专业化,可以互相供给商品。
我国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城市人口密集、空气污染、交通不便、物价高等现象。同时还存在乡村发展停滞、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土地闲置、村庄荒芜、城乡差距增大等问题,这些问题也亟待解决。我国城镇体系是在传统城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传统城镇兴起是符合中心地体系的,为此特色小镇的发展将是连接城乡均衡发展的重要节点。
特色小镇可以结合城乡的优点,发挥城市、乡村各自的吸引力,以较小的规模,集中所有的土地,以特色的产业、优美的环境,为各阶层人民打造健康舒适的生活。特色小镇要建设完成配套的饮食、住宿、娱乐、交通等基础设施满足小镇居民食、住、行、乐的生活要求,同时应提供高效、快速的互联网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便于特色小镇与周边区域的联系。
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s,CAS)理论,也被称为复杂性科学(Complexity Science),是20世纪末兴起的前沿科学之一。它由比利时科学家普利戈津首先把“复杂性科学”作为经典科学的对立物和超越者提出来的,“在经典物理学中,基本的过程被认为是决定论的和可逆的”。“复杂性科学”的概念对复杂适应系统的定义也是“复杂”的,至今尚无统一的公认定义。
对复杂适应系统的研究将实现人类在了解自然和自身的过程中认知上的飞跃。其基本思想是:CAS的复杂性起源于其中的个体的适应性,正是这些个体与环境以及与其他个体间的相互作用,不断改变着它们的自身,同时也改变着环境。CAS最重要的特征是适应性,即系统中的个体能够与环境以及其他个体进行交流,在这种交流的过程中“学习”或“积累经验”,不断进行着演化学习,并且根据学到的经验改变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方式。各底层个体通过相互间的交互、交流,可以在上一层次,在整体层次上凸显新的结构、现象和更复杂的行为,如新层次的产生、分化和多样性的出现,新聚合的形成,更大的个体的出现等。
复杂适应系统是由适应性主体相互作用、共同演化并层层涌现出来的系统。霍兰围绕适应性主体这个最核心的概念提出了复杂适应系统模型应具备的七个基本特性,分别是
其中前四个是复杂适应系统的通用特性,它们将在适应和进化中发挥作用;后三个则是个体与环境进行交流时的机制和有关概念。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是现代复杂系统科学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为第三代系统观,突破了把系统元素看成“死”的、被动的对象的观念,引进具有适应能力的主体概念,从主体和环境的互动作用去认识和描述复杂系统行为,开辟了复杂系统研究的新视野。
20世纪70年代,第一代系统观被提出,这一时期所说的“系统”,是以机器为背景的,部分是完全被动的、“死”的个体,其作用仅限于接受中央控制指令,完成指定的工作。任何其他动作或行为都被看作只起破坏作用的消极因素(噪声),在应当尽量排除之列。这保证了它在工程领域的成功应用,但也使得它在生物、生态、经济、社会这类以“活的”个体为部分的系统中的应用遭遇瓶颈。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认为个体的运动不是随机的布朗运动,而个体是有自己的目的、取向,会学习和积累经验,会改进自己的行为模式的“活的”主体,由此形成第三代系统思想。1984年在美国新墨西哥州成立了以研究复杂性为宗旨的圣塔菲研究所,研究人员把社会经济、生态、神经及计算机网络等的系统称为“复杂适应系统”,认为在这些进化系统中存在一般性的规律控制系统的行为和演化。
1994年在圣塔菲研究所成立十周年之时,霍兰在多年复杂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进化的观点认识复杂系统,形成了复杂适应系统比较完整的理论。其基本思想可以这样来概括:把系统中的成员称为具有适应能力的主体,简称为主体;所谓具有适应性,就是指它能够与环境以及其他主体进行交互,在这种持续不断的交互过程中,不断地“学习”或“积累经验”,并根据学到的经验改变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方式,整个宏观系统的演化,包括新层次的产生、分化和多样性的出现等,都是在这个基础上逐步产生出来的。他认为复杂适应系统都有通用的4个特性和3个机制。4个特性是聚集、非线性、流、多样性;3个机制是标识机制、内部模型机制、积木机制。通过这7个基本点的适当组合可以派生出复杂系统的其他性质和特征。聚集指个体可以相互粘住,形成更大的多个体的聚集体,新聚集体如同个体般运动,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习惯与消费群体的形成。非线性指个体以及它们的特性在变化时,不完全遵循线性关系,涉及非线性因素。流指个体之间在信息、能量和物质交换过程中以及市场主体的经济交换过程中出现的信息流、能量流、物流、货币流等。多样性指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而且有不断分化和扩大的趋势。标识指帮助进行信息识别和选择的指示。内部模型指复杂系统内部可分为多个层次,由低级层次组合产生高级层次,每个层次都可视为一个内部模型。积木指形成复杂系统的基本构件和简单个体。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认为系统演化的动力本质上来源于系统内部,微观主体的相互作用生成宏观的复杂性现象,其研究思路着眼于系统内在要素的相互作用,所以它采取“自下而上”的研究路线;其研究深度不限于对客观事物的描述,而是更着重于揭示客观事物构成的原因及其演化的历程。复杂适应系统建模方法的核心是通过局部细节模型与全局模型的循环反馈和校正,来研究局部细节变化如何凸显整体的全局行为,其模型组成一般是基于大量参数的适应性主体,其主要手段和思路是正反馈和适应,其认为环境是演化的,主体应主动从环境中学习。
正是由于以上这些特征,CAS理论具有了其他理论所没有的、更具特色的新功能,提供了模拟生态、社会、经济、管理、军事等复杂系统的巨大潜力。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核心是主体。在特色小镇这个系统中,主体就是人。特色小镇能够脱颖而出,优于其他城市模式,是小镇的人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特色小镇中,各种各样的异质主体之间存在非线性作用,甚至是无序的互动,因而会产生各种“隐秩序”,从而形成“特色”,这一过程充满“不确定性”。浙江省所有的特色小镇都不是政府规划出来的,而是涌现出来的,它也有一些能够“确定”的东西,即它们必定存在“差异”,必定有“创新”,必定是“绿色”的,必定是能够“协同互补”,必定是“能体验”的。
根据复杂适应理论,经济组织的各种复杂性是因为它们是由不同的异质主体的变异性、主动的适应性和相互作用共同产生涌现形成的。在特色小镇里,产业和空间的活力源于其个体的自适应性所形成的自组织性,因此政府管理小镇,是要激励企业去创立小镇,而不是取代,更不能取代企业家的功能。仇保兴根据复杂适应理论,提出了评价特色小镇的自组织、共生性、多样化、强连接、产业集群、开放性、超规模效应、微循环、自适应、协同十大标准,这十大标准的提出,对各地特色小镇的创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全国有19522个建制镇,为什么是这403个特色小镇能进入创建名单,是由于它们独特的产业,还是优美的环境,还是优秀的文化?这些小镇究竟“特”在哪里?
在前两批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中均提到了对推荐小镇的五点要求:
下面将根据以上五点分析前两批特色小镇与众不同之处。
产业可以说是特色小镇的灵魂,也是特色小镇培育的首要要求。整体来看产业特色体现为以下几点。
一些特色小镇发展基础较好,且具有良好的区位,率先集聚技术、资本、人才等要素,发展新兴产业,从而在众多小镇中脱颖而出。
上述产业均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前景较好,枫泾镇可以说站在了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这与上海市科技实力较强有一定关系。与枫泾镇类似的小镇还有山东的崮山镇、江苏的安丰镇、四川的德源镇等。
综合来看,这些小镇都是凭借地理区位优势,吸引周围大城市的资源外溢,才得以迅速发展。
一些获批特色小镇的产业类型和环境资源缺少独特性,但通过融合发展和延长产业链提升了竞争力。全国大多数小镇都是农业小镇,然而一些小镇的农业却与众不同。
获批特色小镇的产业普遍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其产品在全国乃至全球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在第一批特色小镇中不乏有一些特色小镇的产业为生产方便面、圆珠笔、袜子、白酒等产品。然而这些小镇却在小地方搞出了大名堂,河北邢台市的莲子镇是“方便面小镇”,是世界上最大的方便面生产基地和中国知名的食品包装生产基地。天津滨海新区的中塘镇以汽车橡塑产业为主导,形成了全国最大的集科研、开发、生产于一体的汽车胶管研发生产基地,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63%。浙江诸暨市的大唐镇以袜业为主导产业,被称为“中国袜业之乡”“国际袜都”等,袜业的装备、配套设备和关键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广东中山市的古镇镇以灯饰为主导产业,古镇灯饰产品已占全国灯饰照明行业市场70%的份额,出口远销海外多个国家和地区。还有其他小镇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培育了销量在全国、全球领先的企业和知名的品牌。
这些小镇都表明作为全球生产网络当中的一个小环节,将某一个小产业做出品牌和影响力,是小镇培育的重要目标和努力方向。
人是小镇活力的核心要素,发展产业需要吸引人才,发展旅游才能吸引游客。无论哪一种类型的小镇,只有能对人产生吸引力,才能有持久的竞争力,良好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必不可少。
第一批特色小镇中有数目众多的文化旅游小镇,即使不是旅游小镇,也将旅游业作为发展方向之一,小镇的环境往往成为一大亮点,不仅品质高,而且具有独特性。
在已经获批的特色小镇中,内蒙古呼伦贝尔的莫尔道嘎镇拥有我国保存最完好、集中连片、面积最大且未开发的原始森林,森林覆盖率达到95%,林中有城、城中有绿、绿中有景。吉林通化市的金川镇坐落在国家级保护区、AAAA级景区的吉林龙湾群森林公园内,有全国最大的火山口湖群。江苏泰州市的溱潼镇被誉为“湿地古镇”,小镇四面环水、河网纵横、风光秀美。广西柳州市的中渡镇境内有以香桥岩国家地质公园为中心的九龙洞、响水瀑布、鹰山、洛江古榕等自然风光,《刘三姐》《流氓大学》《龙城风云》等均在此取景。
特色小镇中有多个小镇以“古镇”著称,拥有大量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山西晋城市的润城镇一直是阳县最繁华的城镇之一,富商巨贾辈出。明末时,由于当地较为富庶,经常遭到流寇的侵扰,于是修了3座城堡,其中的砥洎城基本保留了下来,也成为润城镇发展的底气。甘肃兰州的青城镇北靠黄河,各路客商云集,在长期的营造过程中杂糅融合了中国北方各地的建筑风格,迄今为止仍保存了清朝及民国时代风貌,是甘肃古民居、古建筑保存较为完整的古镇。安徽黄山市宏村镇境内散落着众多拥有千年历史和文化积淀的徽派民居古村落。特别是宏村古村落建村有860余年历史,现存明清古民居158幢,俗称“牛形古村”。
第一批特色小镇中涌现了许多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中华诗词、太极、道教等。这些特色小镇拥有的文化未必是独一无二的,但却世代传承、经久不衰。如
特色小镇的建设首先要让当地人民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收入得到提高,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尤其是当下许多省份提出按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标准创建特色小镇,对设施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镇的服务设施包括基本公共设施如垃圾处理厂、道路、桥梁等;公用设施如学校、医院、超市、银行等。
据住建部统计,90%以上小镇的自来水普及率高于90%,80%的小镇的生活垃圾处理率高于90%,基本达到县城平均水平。平均每个小镇配有6个银行或信用社网点、5个大型连锁超市或商业中心、9个快递网点以及15个文化活动场所或中心。其中吉林的辽河源镇将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所属地级市的辽源市主城区的城市建设。
对比特色小镇而言,小镇的核心特色主要体现在产业、环境和文化方面,体制机制方面的创新能够促进小镇加快培育。纵观127个特色小镇的体制机制创新,主要体现在扩权强镇、政企联动、投融资管理和运作模式上。
许多特色小镇在体制机制创新上采取了这一举措,将县级政府机构的部分权力下放到镇一级,使企业能够就近办事,同时合并职能机构,为企业提供综合服务。山东羊口镇共承接市级下放权限91项,全部纳入镇便民服务中心集中办理,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对原有机构进行了优化整合。辽宁孤山镇实行大局制,将职能相近的部门合并为一个局。江苏丁蜀镇组建了2办、7局、1中心,有效整合原有职能部门,政府行政更加高效,提升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
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离不开企业,尤其是以旅游开发为主导的小镇往往只有一家大企业进行投资运营,政府则为企业提供相关的支撑和服务。北京古北口镇是多方注资,共担风险和收益,政企合作,责权划分清晰。浙江上垟镇以青瓷为特色,是浙江省目前唯一一个采用“政府+大型运营商”模式建设的特色小镇。陕西照金小镇是陕文投集团、陕煤化集团和铜川市三方合作“资源+技术+资金”的优化组合,共同成立陕西照金文化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负责景区的规划、建设、运营管理。
特色小镇的投融资既包括政府层面的城镇建设也包括企业层面的产业发展。政府层面较为常见的是镇政府成立城镇投资建设有限公司,进行筹措资金和项目建设,也包括采用PPP、BOT等模式进行融资。企业层面主要通过金融机构间接融资或进行直接融资。
特色小镇的运作模式主要是指政府如何参与管理和如何处理小镇内村民与开发商的关系。一些以古村落为特色的小镇会采用封闭管理方式,收取门票,同时向村民分红。湖南热水镇采取了政府与景区合并工作的方式,景镇合一。江苏甪直镇旅游业发展采用镇集体经济公司统一规划建设,向各村分红的模式。湖南热水镇采取政府与景区合并工作的方式,景镇合一。黑龙江北极镇主要发展旅游产业,对土地进行统一管理、集中耕种,把农民纳入旅游产业管理。重庆蔺市镇采取基础设施折价入股、农家宅基入股的方式。类似的还有广东回龙镇采取地价入股的方式。
特色小镇的开发建设是一项正在探索的各种元素高度关联的综合性、系统性工程,因此,规划任务一般无标准的任务书,因此不能照搬现有某个单一领域的规划方式和方法,应在“多规合一”的视域下,针对特色小镇特点开展创新性实践。
总体上,特色小镇规划是一项综合性规划,在充分提炼当地特色的基础上,需要叠加产业规划、历史文化及自然资源特点挖掘、基础设施规划、人居环境及景观设计、体制机制创新、小镇运营管理等诸多内容。在编制框架上,可围绕“战略定位”、“空间营造”、“产业特色”、“文化特色”、“体制创新”和“资金规划”等主要内容开展,并在此基础上汇总形成小镇创建期的各项规划目标,并根据规划对象的实际,突出某个与规划对象契合的方面或者专项。
特色小镇规划内容的“钻石模型”见图所示,
中国幅员辽阔,有2万多个镇、1.5万多个乡,各个小镇在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经济环境等方面都不尽相同,各自的发展基础也千差万别。“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特色小镇的创建一方面要面对周边小镇的竞争;另一方面要审视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
总结起来,特色小镇建设的基础研判工作包括发展环境的分析与自身发展条件的研判两个方面。
任何一个小镇的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特定的环境既可以创造成功的机会,也可能制约小镇的发展。在规划过程中可以利用各种成熟的分析模型分析小镇的发展环境,如可以利用成熟的PEST分析模型,分析小镇所处的政策(Policies)环境、经济(Economy)环境、社会(Society)环境和技术(Technology)环境。
除了分析发展环境,还需要对小镇自身的条件进行系统审视,明确自己的优劣势,并根据自身条件,制定相应策略,做到扬长避短。常用的分析方法是SWOT分析法即态势分析法,将与小镇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
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对特色小镇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SWOT分析法常常被用于制定发展战略和分析竞争对手情况,在战略分析中,它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特色小镇规划需要在“知己知彼”的前提下,明确小镇的发展定位与目标,只有精准的定位才能决定小镇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才能指导小镇开发所有环节和细节。
从国外的小城镇发展经验来看,国外小镇建设大多定位于个性化发展,往往一所大学,就是一个小镇;一家跨国公司,就是一个小镇;一个文化品牌,就是一个小镇……国外小城镇建设基本都是从本国、本地区及小城镇建设现实需要的角度,对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进行规划,因此不同的小城镇都有着各自鲜明的特点,每个特色小镇建设都需要“量身定制”,需要实施“一镇一策”予以支持和保障。
所谓特色小镇的战略定位是从国际、国家和区域层面,明确特色小镇在经济全球化、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目标中的作用,确定特色小镇在产业经济分工合作、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中的功能。战略定位决定了小镇想做一个什么样的小镇,一般而言,特色小镇定位决策的依据或者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特色小镇打造的目标千差万别,需要根据小镇的条件进行个性化定制,避免千镇一面。由于各地区的资源、环境和主导产业不同,小镇发展的路径不可能是一个模式,必须走各具特色、错位竞争的发展之路。对照创建要求,各地区可以具体提出小镇在产业发展、城镇化、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等方面的指标体系,包括定性、定量指标,其中定量指标须可量化,并作为考核指标。
从全域角度看,特色小镇须制定GDP、上缴税收、就业贡献、固定资产投资、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以上研发机构数量、高端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规模、项目环保准入标准、污染物控制水平等方面的目标。
从镇(区)发展角度看,特色小镇须达到成为所在镇经济转型升级重要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要平台、建设和美宜居健康城镇重要载体的规划目标。
产业是小镇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是小镇保持永续动力的前提。
在进行小镇产业规划时,不能局限于眼前的繁荣,也不能盲从市场热点,而是要对小镇的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和提炼,并形成可进入更广阔市场的产品和商品,而且能迅速建立强大的品牌优势。
每个小镇都有自己的农业、加工制造、文化和旅游资源,但要发现和开发出具有商品属性的产业,并以此产业为核心进行小镇的产业定位,需要一定的智慧进行研判和设计。如薰衣草、玫瑰、郁金香等花卉,如果作为花海进行开发,是一种旅游资源,而提取出花卉食用油、精油,就是一种产品。水稻是一种农作物,既可以是观光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利用高新技术制作成面膜或者其他东西就是一种可进入市场的工业产品。
特色小镇的“特色”首先体现在产业上。从我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规律来看,新常态下,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趋势呈现两个方向:
主导产业的遴选是特色小镇规划的一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主导产业选择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小镇的产业发展方向、产业体系以及业态项目的策划等工作,也是整个特色小镇创建能否成功的关键。
特色产业的选择需要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区位环境以及产业发展历史等基础条件,向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升级、历史经典产业回归三个方向发展;旅游产业具有消费聚集、产业聚集、人口就业带动、生态优化、幸福价值提升作用,也是引领特色小镇发展的主要动力。以产业为依托的“生产”或“服务”是特色小镇的核心功能,没有生产与服务就无法形成大量人口的聚集;文化是特色小镇的内核,形成了每个小镇独有的印象标识。
在遴选方法上,对传统的小镇而言,需要选用一定的遴选办法如区位熵模型、比较劳动生产率等,根据实际情况构建适合小镇评价的指标体系,科学合理遴选适合小镇实际的主导产业,一个选定的产业形成小镇的主导产业,关键在于创新以及品牌的力量。
对于一些新建的新兴小镇,则需要跳出传统的产业甄选模型,从区域发展价值定位、小镇发展的理想与追求等角度,将外部机遇与发展前景、基础优势与产业适宜性以及价值定位目标匹配度三者进行复合归巢,甄选适合新开发小镇发展的主导产业,见下图。
在主导产业遴选的基础上,还要构建完善的产业业态体系,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或者实现多产业融合,不断培育主导产业上下游的具体项目。
对于一个小镇而言,单一的产业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即便是这个行业的“单打冠军”,一旦市场发生波动,产业产值下降也在所难免。培育多个产业主体项目,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产业的规模效益,而这恰好是小镇抵御市场风险、推动自身发展的有力武器。
特色小镇的业态体系除了关注主导产业的上下游外,还需要注重对“旅游+”的挖掘,虽然特色小镇不能只以旅游为核心功能,但旅游的“搬运”功能,可以激发小镇内在系统与外部系统的交换融合。有特色产业,有旅游,有居住人口,有外来游客,就必然要形成满足这些人口生活与居住的社区功能,否则特色小镇就只是一个“产业园”。
根据产业业态体系的方向,结合当前及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合理谋划适合小镇业态体系的落地项目。特色小镇的具体落地项目可以分为事业导入项目、产业开发项目以及配套基础设施项目三个层次。事业导入项目主要是由国家行政拨款的公益性或者半公益性的项目,大致可以分为“科”,如产业科研基地;“教”,如教育培训园区;“文”,如产业博物馆;其他如康复疗养医院等。产业开发项目则是完全市场化的项目,包括产业本身,如科技产业园、产业孵化园、双创中心、创想园等。产业应用项目如应用示范园等;产业服务项目如产业+贸易、产业+会议、产业+康养、产业+运动、产业+休闲旅游等。配套项目则是为了确保上述两大类项目的正常开发与运营所需要配套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等工程项目。
将上述产业策划项目按照小镇的土地利用规划的要求,结合项目对用地的需求特点,在小镇的建设用地空间上进行功能分区和项目落地,确保产业上下游业态的项目之间的无缝衔接和无干扰,实现特色小镇土地利用效率和价值的最大化。
“空间布局”是塑造特色小镇特色主题和功能定位的空间组织手段,目的是实现小镇建筑形态“精而美”的要求。
确定特色小镇的用地基本方案应将特色小镇划分为不同类型的功能区,如产业功能区、配套服务功能区、生态控制区、预留发展区等。根据不同功能区的特点,提出各功能区的发展方向、建设规模及空间范围与管制要求。产业规划是对重要区域的战略规划和布局引导,必须有效整合提升已有的各类项目和载体,将其发展成为适宜产业、项目、企业集聚的平台。
在特色小镇产业布局过程中,还需要重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特色小镇的培育除了传统的居住环境、公共服务设施及市政设施外,还包括小镇的整体格局、景观风貌、建筑风貌等内容,在规划语境中,更多的是指小镇的景观风貌特色。
在空间布局整个过程中,需要对小镇的景观风貌按照“打造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的要求,遵循“风貌控制、功能组合、场地拟合、形体设计”四个步骤,进行专项的规划与设计,具体工作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特色小镇的整体格局设计要在小镇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基础上,按照项目空间选址和布局的要求,将小镇项目的建筑在小镇模型上进行空间建模,模拟小镇的空间尺度和整体风貌,明确特色小镇的天际线,这些属于城市设计的工作范畴。
整体格局设计以特色小镇的实体安排与居民社会心理健康的相互关系为重点,通过对物质空间及景观标志的处理,创造一种物质环境,既能使居民感到愉快,又能激励其社区(community)精神,并且能够带来整个小镇的良性发展,为小镇景观设计或建筑设计提供指导、参考架构。
风貌特色是特色小镇形象的重要体现,它使特色小镇得以延续、发展并发挥其传播文化的基本功能。做好特色小镇的景观风貌设计,保护小镇历史风貌特色,挖掘有个性化的风貌特质,是特色小镇开发建设和发展的关键。
在景观风貌设计的方法上,
建筑是小镇实体存在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一个城镇的建筑风貌进行表述时所提到的色彩、风格、体量等都是对建筑物共有特征的表达。建筑风貌是小镇建筑物的综合印象,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的系统。
对建筑风貌的控制指引可以包括三个层面:建筑风格指引、建筑色彩指引和建筑照明指引。
根据小镇的实际情况,研究选择小镇的开发模式、盈利模式和运营模式。
在开发模式的选择上,需要对开发主体、项目开发时序、项目资金需求、项目融资途径等进行设计,开发主题不同,其选择的开发模式也会不同,可能的融资路径也大不一样,主题决定模式,而不同的开发模式决定了项目的盈利模式。
此外,还要对小镇的运营模式在市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详细的策划,包括运营主体、运营方式、营销推广等。
从方法论的观点来看,特色小镇的规划方法主要是将系统分析方法应用于城市规划领域。根据复杂系统适应理论,它是建立在一种假说的基础上的,即一个小镇,应该被当作一个系统来考虑,这种系统就是专门对此进行研究的学科中此术语意义上的系统,一个系统就是由一些子集构成的集合,这些子集之间存在着一些相当稳定而持久的关系,可以通过充分的研究来确定这个系统,然后再利用数学模型使之具有具体形式。
结合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和要求,特色小镇规划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在不同的工作阶段,所用到的方法也不一样。
前期研究阶段的主要目标是认识小镇,了解小镇,分析小镇,明确规划对标,所用到的常用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田野调查法等常规方法。
文献研究法是特色小镇规划的最基本方法之一,具体工作包括
通过文献研究,梳理与本特色小镇主题相关的既有研究成果,如小镇既定主题的文化内涵、历史典故等。还可以通过文献研究明确对标对象,为案例研究提供研究基础。
特色小镇对我国来说是个新兴的领域,但在国外已经有非常成熟的经验,我国在东部沿海一些发达地区如浙江、上海、广东等省份也有了一定数量的成功案例。根据文献研究明确规划小镇的对标案例,并开展案例研究。主要是针对周边知名特色小镇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总结。通过成功案例研究,既可以验证理论研究的实用性,又可以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反过来完善规划成果。
实地调研是规划的基本工作之一,通过深入的田野调查,发掘和整理出小镇有价值的信息。以访谈、笔录、观察、摄影等方式尽量翔实地记录相关信息,只有在资料详尽、充实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做出科学的判断与分析,得到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随着调查技术的日益成熟以及可借助的技术手段的丰富,在田野调查阶段可以借助的工具越来越多,如无人飞机的航拍,对一些地处偏远缺乏地形资料的区域有莫大的帮助;再如野外助手手机App,能帮助规划师准确记录野外考察线路和沿途重要节点。
为了使内容更加具有说服力与广泛性,配合研究的重点与方向,在实地调研的过程中,还可以就特色小镇的发展意向和消费偏好等问题,对当地居民、游客及相关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采用PEST、SWOT区位熵分析等成熟的分析模型,系统分析特色小镇的发展环境,评价特色小镇建设基础,遴选主导产业,为后续方案的比选提供决策基础。
利用爬虫技术,对与所规划的特色小镇主题相关的关键词进行抓取,根据抓取的海量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如对小镇周边客流数据的分析、小镇所在区域公共服务网点的抓取分析等。需要说明的是,大数据作为一种分析工具,所获取的数据与实际数据存在一定的误差甚至是偏差,因此所分析的结果只能反映一种趋势,并不能作为直接的决策依据。
共同缔造法源于参与式规划的理论,在中国,结合规划的公众参与以及“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行动的实践,逐渐成为社区规划与治理的一个共识。共同缔造的核心是共同、基础在社区、群众为主体。实质是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方法是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成效共评、成果共享。通过完善群众参与决策机制,激发群众参与特色小镇建设管理的热情,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从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事和房前屋后的小事做起,凝聚社区治理创新的强大合力。
专家调查法,也称为“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1946年由美国兰德公司开始实行。该方法是由企业组成一个专门的预测机构,其中包括若干专家和企业预测组织者,按照规定的程序,背靠背地征询专家对未来市场的意见或者判断,然后进行预测。在特色小镇规划过程中,采用专家调查法,可以充分发挥权威专家的作用,明确特色小镇在实施过程中的规划指导作用,并解决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
在规划编制的过程中,根据不同内容、不同专项,还会用到很多其他特定的定性或者定量的方法,如城镇用地规模的预测方法、城市设计的定量研究方法、市政工程规模预测方法等,需要根据技术人员的工作习惯以及规划的目标进行灵活运用。
特色小镇的综合开发体系从前期到后期,其核心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这五个开发是必须要做的,不能单一开发,要统一整合开发。
IP的导入对于特色小镇的开发来说,是推动其落地建设的重要抓手,是支撑其健康发展的关键内容,是盘活其现有存量资产的重要手段。IP的导入不同于招商引资,其贯穿在特色小镇开发的全过程中。
土地一级开发,是指由政府或其授权委托的企业,对特色小镇一定范围内的国有土地、乡村集体土地进行统一的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并进行适当的市政配套设施建设,使小镇范围内的土地达到“三通一平”、“五通一平”或“七通一平”的建设条件(俗称“熟地”),再对“熟地”进行有偿出让或转让的过程。
作为一个市场主体,既可以只做土地一级开发的代开发,通过工程获取收益;也可以全面托管土地一级开发,通过土地的升值或其他补贴方案,获得收益。
土地二级开发即土地使用者将达到规定可以转让的土地通过流通领域进行交易的过程。包括土地使用权的转让、租赁、抵押等。特色小镇开发过程中,主要涉及二级房地产开发,是指土地使用者经过开发建设,将新建成的房地产进行出售和出租的过程。包括:
其中旅游地产又可分为:
包括主导产业龙头项目开发及主导产业的配套项目两大类。
包括前向关联产业项目、后向关联产业项目和小镇服务业。
上下游的支撑产业项目类型众多,包括承担小镇旅游吸引核功能的主题公园、演艺广场,以休闲消费聚集为主要功能的餐饮、酒吧、夜间灯光秀,以及为游客提供居住功能的度假地产等,这类产业项目的开发主要通过项目的运营获得收益。
包括小镇服务、城镇管理以及银行/学校/医院等小镇公共配套项目。对于文旅小镇而言,小镇公共服务较之一般旅游区有更高标准的需求,也是增加游客体验价值和提升满意度的重要方面。
建立高层次、精细化的服务体系,是打造小镇旅游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当然,特色小镇不仅服务于游客,小镇服务体系还需要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和需求,从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两方面入手,硬件方面是建设相关的基础设施,而软件方面则是建立高标准的服务规范和制度。
特色小镇的投资建设,呈现投入高、周期长的特点,纯市场化运作难度较大。因此需要打通三方金融渠道,保障政府的政策资金支持,引入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资金,三方发挥各自优势,进行利益捆绑,在特色小镇平台上共同运行,最终实现特色小镇的整体推进和运营。
特色小镇的建设包括政策、项目、资金、主体建设方四个方面,因此特色小镇的建设是一个多方共同运营建设的结果。特色小镇的投融资模式主要以构建项目为核心,以特色产业投资为支撑,多种投资平台相互协调,投融资平台互为支撑的投融资框架结构。
小镇开发资金预测是特色小镇投融资规划的首要工作,通过科学的方法合理测算小镇开发的资金需求,是确定下一步资金融资路径的基础。
开发资金测算常用的测算方法有:
金融支持,一般是指金融资本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金融支持的作用在于金融业通过自身的金融行为促进资金产出率和经济运行效率的提高,从而起到缓解资金供求矛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
实践证明金融体系越健全、金融工具越丰富、金融服务的效率越高、金融交易越发达,经济增长速度就越快。根据资金来源不同,金融支持可分为:
在特色小镇开发建设阶段,政府需要提供大量的公共物品,包括城市交通、供水、供电、通信、土地平整等基础设施和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这些公共物品是特色小镇开发前期政府必须提供的,有了它们特色小镇才有继续开发和升值的机会。这一类设施的投资规模都非常巨大,且没有相应的收益,带有明显的外部性。同时,特色小镇自身还没有具备回报社会投资的环境和机制,很难吸引社会资金,特色小镇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少,投入瓶颈难以突破。
目前特色小镇建设基本上是靠财政的有限投入及投资商的自投入,这无形中增加了投资商的投资成本,部分投资商因为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过大而放弃在小镇开发中投资导致小镇开发的停滞或者出现债务纠纷。因此,新城在开发建设阶段需要金融支持,而且是要有多种方式多渠道的金融支持。
特色小镇的运营是指在特色小镇开发完成后,特色小镇的利益相关者或政府机构对特色小镇的经营管理,主要包括对城市的运营和对产业的运营。对城市的运营主要是指维持特色小镇的正常运行、为居民的生活提供正常的环境,包括社会治安、城市供水、供电、城市绿化、污水处理和环境保护等。对于这些项目,金融支持也必不可少。传统的方式是完全由政府财政提供,但是这一模式的运作已经越来越困难,其带来的后果不仅是财政负担增加,而且城市运作效率也非常低。因此,在政策性金融支持的前提下引入开发性金融支持和市场化金融支持显得格外重要,特别是市场化金融支持。
特色小镇融资规划的目标包括融资时序与收益还款安排。
融资规划方法是复杂系统工程中的综合集成方法,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包括融资背景、融资项目类型及特征、融资工具及模式、融资来源等,在对这些因素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完成融资规划,而且融资规划的方案还应该是一个动态的方案,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优化。在实际工作中,融资规划大致可分为以下几部分。
根据资本运营的特点以及特色小镇资金需求的实际,特色小镇的融资模式可以有:
不同类型的特色小镇根据融资主体、项目母公司或实际控制人、项目现状、增信措施、风控措施、财务状况、资产情况、拥有资质等情况,综合判断特色小镇开发的资金融入通道,灵活选择适合自身的融资模式。
项目融资(Project Financing)是20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无追索权或有限追索权的融资方式。它是一种为特定项目而进行的一次性融资方式,通过发起人成立项目公司,并以此为主体与银行、开发商、出口商签订协议,进行资金融通。在项目融资中,BOT方式运用最为广泛,还有BT、TOT和PPP等方式可以选用。
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运营—移交。BOT是指政府让私有机构、非公共机构及外商等社会投资者,对传统上由政府公共部门专营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融资、设计、建造、经营、维修和管理,在指定年限(特许期)后将项目无偿移交给政府。
对于特色小镇营利性强的项目如青少年活动中心、医院、幼儿园等项目建设与运营可采取政府机构通过特许经营合同授权社会投资者成立的BOT项目公司融资、建设、运营建设项目,社会投资者通过在特许协议规定的时间内经营项目来获得收益,特许经营权结束后,转让给政府相关部门的“建设—运营—移交”的BOT模式。
TOT(Transfer-Operate-Transfer)即移交—经营—移交。TOT是私营机构、非公共机构、外资等社会投资者参加国有基础设施建设、经营、发展的新型模式。指政府(项目的拥有者)把已经投产运营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经营权,在一定期限内有偿移交给私有机构、非公共机构及外商等社会投资者经营,经营收益归社会投资者所有;以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在该期限内(特许经营期)的现金流量为标的,一次性地从社会投资者那里获得一笔资金,用于偿还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贷款或建设新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特许经营期满后,再把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无偿移交回政府。
非经营性公共服务设施项目,主要包括西盟行政服务中心、民族文化广场、东梭河绿地公园,由于其无收费机制,没有资金流入,为了减轻政府负担,政府有必要引入多元化投资,建立政府与民间部门合作伙伴关系,即由项目发起人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项目承建人,由项目承建人负责资金筹措和项目建设,项目建成竣工验收合格后由项目发起人向项目承建人回购项目的BT(Build Transfer)模式。这种模式既能有效解决政府部门巨额资金投入的问题,也能使得民营部门参与项目建设,在短时间内收回成本。
PPP模式从缓解地方政府债务角度出发,具有强融资属性。在特色小镇开发过程中,政府与选定的社会资本签署PPP合作协议,按出资比例组建SPV,并制定公司章程,政府指定实施机构授予SPV特许经营权,SPV负责提供特色小镇建设运营一体化服务方案,特色小镇建成后,通过政府购买一体化服务的方式移交政府,社会资本退出。
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引入PPP模式,不仅有利于缓解政府财政压力,对民营企业的发展和完善也有利。
PPP项目公司(SPV特殊目的公司)是PPP项目的具体实施者,由政府和社会资本联合组成,主要负责项目融资(融资金额、目标、结构)、建设、运营及维护、财务管理等全过程运作。政府部门(或政府指定机构)通常是主要发起人,通过给予某些特许经营权或一些政策扶持措施来吸引社会资本并促进项目顺利进行。
政府在PPP模式中的职能主要体现在:
社会资本也是主要发起人之一,同政府指定机构合作成立PPP项目公司,投入的股本形成公司的权益资本。社会资本可以是一家企业,也可以是多家企业组成的联合体,主要包括私营企业,国有控股、参股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
金融机构在PPP模式中主要提供资金支持和信用担保,也可作为社会资本参与投资。由于特色小镇项目投资规模大,在PPP项目的资金中,来自社会资本和政府的直接投资所占比例通常较小,大部分资金来自金融机构。向PPP模式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主要是国际金融机构、商业银行、信托投资机构。
PPP项目属于基础设施与公共事业,这决定了它需要在社会资本收益和公共利益之间寻求平衡,收益率大概只能达到10%。因此,特色小镇建设的社会资本方一开始就要降低收益预期,另外,明确项目收益及补偿来源,主要包括开发建设成本补偿和特许经营收益。还要明确项目周期。一般PPP项目都有长达10~30年的运营期,要靠后期运营的收益来弥补前期投资,因此,需要社会资本方具有强大的运营能力。
特色小镇“非镇非区”的特点决定了其运营更像是管理一个小型的城市经济综合体或者一个城市功能区。特色小镇作为一种产业平台,其运营要善于利用自身优势,并引进外部资源,搭建各种产业发展平台,来提升特色小镇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这就是所谓的“平台化思维”。这些平台包括开发合作平台、产业发展合作平台、立体品牌推广平台、综合投融资平台等。
特色小镇的开发运营收益包括多个层面,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六个收益点,即:
这里主要是指土地整理和公共基础设施的工程建设收益。公共基础设施包括公共道路、供电厂、供排水厂、供热网络、通信设施等基础设施;学校、医院、公园、广场、文化体育设施、综合服务区、游客接待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
开发企业对小镇范围内的土地进行统一的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并进行适当的市政配套设施建设,变毛地为熟地后,可以通过政府回购,获得盈利。
这里主要指土地的一级开发,也就是由政府主导的方式。特色小镇的发展成熟必将带来周边土地的溢价,政府通过土地财政可以获得大量收入。除了这些财政收益以外,特色小镇将为地方带来更多无形的收益,如城市环境的优化、民生的改善、城市影响力的提升等,这些难以用金钱衡量的社会经济环境改善,是政府大力推动特色小镇开发的重要动力。
特色小镇必须发展成为现金流聚集的产业,包括主导产业项目开发,如科教文卫等产业事业导入及产业园、孵化园等产业本身开发以及旅游产业项目开发,包括旅游吸引核项目(如主题公园)、休闲消费聚集项目、夜间休闲聚集项目,通过项目的运营获得收益。小镇自身依托优势产业形成产业盈利链条,同时与旅游结合实现盈利,该类型一般自身产业基础较为雄厚,需要充分结合已有产业优势,进行适度旅游产业融入、功能拓展和环境营造。
主要指旅游产品体验性附加价值收益。发展旅游业可以带来现金流回报、旅游产品体验性附加价值收益,即景区模式运营,除门票收入外,住宿、餐饮、购物等业态收入也是主要盈利来源。该类模式相对清晰,市场上也有相对成熟和可以对标参考的对象,操作的关键在于是否有专业景区运营能力。
浙江乌镇是景区盈利的典型代表,其经营模式被誉为行业典范,偏重旅游的特色小镇,旅游消费产业链完善,上下游产业核心都掌控在投资者手中。旅游业收入还包括生态健康旅游、生态健康休闲、生态健康养生养老、生态健康度假、生态康复保健与生产性服务等特色产业的体验、服务性消费收益。依托主导产业形成产业盈利链条,同时与旅游结合实现盈利。
在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中,通过一定程度的地产开发用地和产业用地的配比,开发商可以以短平快的地产收益平衡见效慢的产业开发支出,长短相济,长远发展。
同时,在开发地产的同时,还可通过配套度假型项目实现盈利。这里主要指二级开发,即企业通过地产销售和自持物业经营获利。包括工业地产租售、居住地产租售、商业地产租售、休闲地产租售。虽然在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中,以地产运作的理念去打造小镇是为人排斥的,然而从企业角度来看,这的确是一个快速实现投资回报的模式,且通过特色小镇政策可以获得土地,这也是不少房地产开发商进入特色小镇开发的原动力。碧桂园科技小镇是一个典型例子,小镇规划创新小镇产业用地、产业配套用地、生活配套用地比例大致为3∶3∶4。
城镇建设收益主要指依托具有地方特色的主题功能拓展经营形成相关盈利,围绕主题功能,联动旅游体验,形成食、住、行、游、购、娱、康、教等多元业态的消费盈利。该类模式的关键在于如何发掘和寻找具有地域特色的主题功能,专业运营,拓展盈利链条。此外还包括特色小镇开发城镇服务:公共交通服务、社会服务等盈利以及城市配套、银行、学校、医院等运营盈利。
不同类型的特色小镇有不同的盈利模式,根据收益途径的差别,可以将特色小镇的盈利模式分为如下几种,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一个特定的特色小镇而言,盈利模式并不一定是单一的,可能是上述几种盈利模式的组合,因为单一的盈利模式根本无法支撑小镇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