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影视行业是非常有江湖气的领域,看明星们的称谓可以看出很多有意思的细节,同样是顶级功夫明星,成龙是“大哥”,但李连杰没有这类称谓。周星驰从星仔然后短暂的转变成星哥,然后直接变成了星爷。但是想想和周星驰同时代出道的艺人,很多现在还在叫“某仔”或者勉强叫“某哥”。
1-潜规则演员的主要是制片人和演员副导演,不是导演……
2-国外通常是“能拍的不做(特效)”,常年积淀了大量微缩模型和物理特效的实力,国内正好相反——“能做(特效)的不拍”,因为国内特效领域在发展之初就是依仗盗版,所以后期成本要比较低,尽管从业者都知道,特效做的再好也比不了实拍,但是国内影视行业,经济因素的影响更大些。
3-不要以为剧本敲定了,开拍了,编剧的工作就结束了,在国内,拍摄过程出状况,大家首先想到的解决办法是——改剧本……
4-剧组里的比较便宜的灯(还得是热光源),除了用来照明以外,还经常拿来加热食物……
5-一个剧组工作人员的头衔和他会做的事情往往是两回事,在剧组工作时间超过2年的,通常都能临时顶替至少3个以上的工作岗位。
6-剧组工作人员串戏通常是有单独的报酬的(如果制片部门办事规矩的话),但是报酬通常没有从外面找群演群特的多。
7-横店的正规群演,每演完一场戏之后都会齐声喊——“谢谢导演”
8-剪辑:“我擦,你会不会拍?”导演:“我擦,你会不会剪?”,这种争论是无休止的,但对于大多数周期紧经费少的影视剧,前期拍摄的时候,主创想的是,能多拍几条就多拍几条,剩下的都丢给后期解决,万一能出现奇迹呢?等进入到后期阶段了——“我擦,没有发生奇迹,嗯,这是剪辑水平有问题……”
9-数字电影、微电影、网络大电影等等,这些后期工作量并不很大的,剪辑师通常都不怎么看场记单……
10-随着时代的发展,剧组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有很大变化,胶片变数字了,场记的工作量减少了。摄影器材的体积和重量变小了,摄影组的体能消耗减轻了。LED灯大行其道,灯光组的工作量小了。淘宝崛起,道具组和服装组沾光了。演员的地位越来越高了,所以普通导演的工作量减轻了——“听他的,听他的,他想怎么演就怎么演!”
11-很多影视作品里表现导演,都是在片场里大声嚷嚷的大胡子的胖子。现实中,谁出了问题,导演通常是到那个人跟前小声说。而且导演大都不是大胡子,也大都不是胖子(因为工作强度太高)……
12-拍摄周期长的影视项目(一个月以上),剧组里诞生若干情侣是很平常的事情,当然,绝大多数在杀青后就会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