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习 > 阅览室

怎样做一个正直的人

时间:10-24来源:作者:点击数:

在《论语·雍也篇第六·一七》,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钱穆译】先生说:“人生由有直道,不直的人也得生存,那是他的幸免。”

【杨伯峻译】孔子说:“人的生存由于正直,不正直的人也可以生存,那是他侥幸地免于祸害。”

【傅佩荣译】孔子说:“人活在世间,原本应该真诚;没有真诚而能活下去,那是靠着侥幸来免于灾祸。”

罔,不,无的意思,这里指不正直。

本章意思是讲正直的人能够生存下来是因为正直,而不正直的人能够生存下来完全是是靠着侥幸。好像是讲因果报应的,但孔子一般不谈论这些,那么这句话怎样理解呢?

是不好理解,我们再看看其他人不同的解释,如当代学者何新说:“此句自古无确解。”他的译文:“人活着要正直,不可为侥幸求生而逃避。”注曰:“罔,无也。之,动词,去也,求也。生,生命。幸,倖也,侥幸。免,逃免,逃避。”他的意思是不要为求生而放弃正直,意思明白也通顺,但好像与原文所表达的思想不同了。

我又查到一位叫赵又春先生的解释,他的译文:“正直的人就因为正直,所以一辈子都绝不会受到刑律的惩罚;不正直的人,如果一生都未受到刑律的制裁,那不过是侥幸罢了”意思是能讲得明白了,但这样的话有何意义呢?

我还是比较认同三位先生的解释,大家看,这个句子实际上很对仗工整,人之生对罔之生,即正直的人生存对不正直的人生存;也直对也幸,即是因为正直对是因为侥幸。后一句加了二个字”而免”,是说明”也幸”的,意思是是因为侥幸而免于灾祸。孔子是想说什么?他就是想告诉人们人之生要直,要真诚,这也是他一贯的思想。

这就要求我们,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何种境遇,都要做一个正直的人。

做人最基本的品质就是要正直,这是孔子最为崇尚的道德修养之一,如孔子说:“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颜渊篇第十二·二二》)“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颜渊篇第十二·二○》)“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子路篇第十三·一八》)“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宪问篇第十四·三六》)等。都是讲人正直的重要性。

一个人只有具备了正直的品德,才会坚持原则,有一说一;才会不畏强暴,不惧别人的打击报复;才会不谋私利,不偷奸耍滑,不阿谀奉承;才会敢于主持公道,伸张正义,堂堂正正地做人。

但现代社会,具备正直品格的人越来越少,不是人不具备这样的品格,而是当一个人正直做人,正直做事,却处处碰壁,处处挨白眼,甚至遭人排挤和打击,因为人太正直,避免不了得罪他人,往往将他人的自私、丑陋,将他人的不公道、不正义、没有原则等毛病暴露无遗。

那我们怎样做一个正直的人呢?

做一个正直的人,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秉持内心,诚意修身,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自己对周围人和事的价值取向。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更不要同流合污,狼狈为奸。在生活中不断学习,不断修炼,把我们人性中最基本的真诚、善良和同情心表现出来,给他人温暖。

其次是加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和社会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光明正大,问心无愧。人一旦有了私心杂念,对他人、对社会就会漠不关心,熟视无睹。在遇到事情时,不敢承担一个公民的责任,一个社会人的担当。没有正能量,不会疾恶如仇,不能对社会丑恶现象说不。孔子说“以直报怨”,就是让我们按照社会规范和道德要求给他人,给社会一个正确的态度。

其次是要勇于改过,一个人不可能不犯错误,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真正正直的人,总是会反省自己的言行,勇于改正自己的过失。孔子说“过则无惮改”,有过不要怕,怕的是不敢面对,不敢改正。这也是一种勇敢精神,一个缺少勇敢精神的人,相对胆小怕事,对他人丑恶行径和社会丑恶现象不敢批评揭发。

当然,我们还要注意正直不是莽撞,遇到事情时要考虑周全,不冲动,不盲目,不随便揭露他人隐私,以免让自己陷入被动。儒家给了我们一些建议,孔子说“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阳货篇第十七·八》)意思是说,爱好正直而不好学,就会产生那种尖酸刻薄的流弊。《中庸》也说“天使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样才能“明则诚也”。子贡说“恶讦以为直者。”(《阳货篇第十七·二四》)他说他厌恶揭人隐私却以为自己正直的人。正直不是胡乱放炮,要体现善的一面。

做一个正直的人,要认识到这不是他人或外界的要求,而是内心自发的要求。走得直、行得正、做得端,坦坦荡荡,光明磊落。敢于揭露他人的自私、丑陋,敢于批评谴责他人的不公道、不正义、没有原则,不怕他人排挤和打击。反之,如果这些都做不到,就体现不出一个人最珍贵的品质,怯懦、憋屈、冰冷地活在世上真的是侥幸而已。

方便获取更多学习、工作、生活信息请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城东书院 微信服务号城东书院 微信订阅号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本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