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读书是一个比较奢侈的事情,因为没有义务教育所以想去读书就要花钱,孔子那个时候就提倡花钱读书,一般不是用钱这种低俗的东西,大部分就是送一些生活用品或者食物,还要看老师心情,觉得你有天赋不收钱,觉得不行给多少也不要。科举制度虽然很早就陆陆续续有了,不过比较完善的还是在唐朝,所以读书人地位还要从唐朝说起。
唐朝:
因为科举制度刚刚开始,所以许多有梦想的人就抱着考试当官的态度,虽然古代文盲很多,一个读书人最多是被尊敬,因为读书人的数量其实也不少,如果考上状元之类的回来那肯定是风光无限,要是只是一个单纯的书呆子反而还会被人嘲笑,毕竟在古代种田才是实业,商人地位最低,士农工商的排序,虽然士在农前,但大部分的读书人还不算士。
宋朝: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个就很明确了,宋朝的读书人地位是最高的,甚至比一个当官的人都高,这也是为什么唐宋八大家中6个人是宋朝的。那个时候的重文抑武,所以文人的社会地位很高,就连宋太祖赵匡胤还提出祖训:不杀文人。于是文人也是肆意妄为的披露贵族,也算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不过宋朝的文人社会地位很高但是素养不高,更确切的说法是太过高傲,做坏事也没惩罚,所以大部分文人都是有着伤风败俗的恶习。
元朝:
宋朝给灭,元朝也是吸取了教训,元朝皇帝本就是一群莽夫,肯定是看不起读书人,所以在元朝有这么一个说法: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娼、九儒、十丐。官吏最大,有信仰的人等级也不低,但是读书人就很难受了,甚至连妓女都看不起。没了文人的纸上谈兵,他们打起仗来凶猛无比,中国最大版图就是在元朝,虽然也是很快就亡了。
明朝:
明朝是一个盛产奇葩皇帝的朝代,除了开国皇帝朱元璋和后面的朱棣外是了不起的暴君外,剩下的都是昏君。不过上梁不正,倒是下梁挺正常的,明朝之所以能活这么久就是因为文人都是有良知,而且能力出众。可以说恢复到了唐朝左右的社会地位,但是如果考上秀才举人当上官就不一样了,上级会亲自来拉拢,有了上面撑腰底气可就大了,在明朝文人的社会地位没有太高,但是底气是最足的。
清朝:
这个是一个文人生活压抑的朝代,每天都要歌颂皇帝有多好,才有一块肉吃,那天文章里有有不忠的词语,那就变成了肉块了。文字狱在那个时候达到顶峰,文人也是莫名其妙的被抓过去,砍头抄家。再加上当读书人必须读一些很迂腐的书籍,全是写着忠君爱国思想,所以那个时候的不能说是被人看不起,只是一般人不敢接近,大部分也都是主动隐居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