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中说:“冯唐易老,李广难封….”那么李广为什么难封呢?
他是在汉匈战争史上一个非常不幸的一位将军
他打了一辈子的仗却未得封侯。
他驰骋疆场几十年,骁勇善射威震匈奴各部,被匈奴人誉为“飞将军”。
李广从文帝朝一直打到汉武帝时期,几乎打了半个世纪,最后却自刎于疆场。那么李广最终的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局呢?
元狩四年,汉武帝发动了一场历史上称之为“漠北决战”的对匈作战。
动员了十万精兵,分别由卫青、霍去病率领。而此次卫青的先锋官就是李广。
原来此次汉武帝是没打算让李广出征的,因为这时他已经六十多岁了,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在,这都不是个适合打仗额年纪了。
而且还有个原因是,汉武帝认为李广命不好。不想让他去。
可李广主动请缨,要求一定出战。
汉武帝很不高兴,表面上同意了他去,但背后跟卫青讲,一旦遇上匈奴的单于要把他调走。此前在对匈作战中的最大难题就是,在浩瀚的草原之上,你不知道哪个地方有匈奴的骑兵。
所以并不是每次出征都能遇到匈奴军队的。
不过此次他们真的遇到了单于,在决战的前夕,他们抓到了一个俘虏,从俘虏嘴中了解到匈奴单于的具体的位置,这是一个极价值的情报。
因为在那个冷兵器时代,你如果能找到匈奴单于的位置,那个仗基本上就可以说是打赢了。
但由于汉武帝的命令,所以卫青下令,把担任前将军的李广调走,调到右路军去,和右将军赵食其汇合走右路,这个右路要转一个大圈,路很远,路上又没有水草。
这样一来,李广就没办法直面匈奴单于了,也就失去了此次出征的目的。
可这是卫青下的死命令,李广不得不服从。
李广走后,卫青安排了一个自己的亲信去做前将军。
卫青这一仗打得相当漂亮,这就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漠北决战。
可李广那边,行进的非常不顺利,由于没有向导,迷失了道路,误了和大将军卫青汇合的期限。
当时的法律规定误其当斩。
此时,李广有两条路可走。一是死,二就是拿钱赎罪。在此之前李广曾有次被匈奴所俘,逃了回来,就是拿钱赎的命,而且此次和他一起误期的赵食其不就是拿钱赎命的。
李广说了一段话:
他说,我打了一生的仗,如今已经六十多岁了,这是我最后一次和匈奴的单于直接对阵的机会了,但大将军却把我调到右路,最后又迷了路,难道这是天意吗?
不关将士们的事,他们都没错,错都在我。说完就抽刀自刎了。
李广死后,李广的全军将士无不落泪。而且百姓中间无论是了解的、不了解的,听说李广自杀以后都哭了,都流泪了。
那么,一位有勇有谋、敢打硬仗、敢打恶仗的飞将军为什么没有封侯呢?
事实上汉景帝时有次封侯的机会,被李广自己错过了。
景帝时期吴楚七国之乱,李广作为周亚夫手下的一个将军参战了,而且还夺了对方的军旗。
夺得对方军旗在古代就算是立了大功的,可以受赏的。
但李广接受了景帝弟弟梁孝王刘武的将军印。而事实上景帝是很防着他弟弟的,他们之间有着很深的矛盾,李广等于说犯了大忌。
所以就算立了大功,也不可能封侯的。此次未封侯,李广自身也是有很大责任的。
还有一次,就是漠北之战。
如果他不被卫青调走,肯定能立下战功,得以封侯的,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