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埃及,狮子带有浓重的神话色彩,象征着神力和王权。
著名的胡夫金字塔前的“斯芬克司”(Sphinx)雕像就是传说中拥有神力的带翼狮身人首女妖。
在古印度,狮子是佛教的神兽,印度国徽图案中,圆形台上站立着四只金色的狮子,象征信心、勇气和力量。在外国人眼中,狮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象征威武雄壮,无往不胜。据统计,有37个国家的国徽上有狮子图案。
中国虽不产狮子,但我们对它的崇拜与喜爱只多不少。到名胜古迹游览,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值守在大门两旁的石狮子。有时,甚至商场、银行门前,也会蹲着两只石狮子。
您一定纳闷,纯属“舶来品”的狮子,是从何时起给咱中国老祖宗看大门的?
瑞士琉森垂死狮子这还得从头说起,最早记载狮子传入中国的是班固《汉书·西域传》,文称:
“天下殷富,财力有余,士马强盛,巨象、师子、猛犬、大雀之群食于外囿。”
这里的“师子”,即狮子。可证,西汉时已有狮子传入,所遗憾者,目前尚无法找到更确切的记载。
在佛教经典中,称佛的说法,特别是始祖释迦牟尼佛的说法为“狮子吼”。称佛的坐席为“狮子座”、“狮子床”、“猊座”。
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被佛教推崇的狮子和麒麟一起成为了中国的灵兽。文殊菩萨的坐骑就是一只青狮子。
由于佛教的盛行,三国、两晋和南北朝时期,狮子的形象频频出现在陵墓神道上和佛窟浮雕中。盛唐时期,石狮彻底取代天禄、辟邪等在帝王陵石雕中的主导地位。
至明清,陵墓石狮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与宫殿建筑、官府建筑、民间建筑紧密结合,成为广受青睐的大门“守护神”。不仅如此,狮子还登上清代官员的“补子”,成为二品武官的标识呢。
南朝镇墓神兽——石狮据说,紫禁城中有一个辽阔的万牲园,那里曾饲养着“数百头各国国王进贡的石狮子”。
此外,铜质狮子造型开始流行,其中最有名的是北京故宫太和门前的一对铜狮。这对铜狮子铸于清乾隆年间,历经数百年仍栩栩如生。
民间为了辟邪,常用石狮子来守门。遵照传统习俗,成对的狮子是左雄右雌,脚下踩着绣球的是雄狮。踩着幼狮的,象征子孙连绵,是雌狮。
当然,还有许多约定俗成的禁忌:
因狮子属乾卦,居西北方,五行属金,故此宜放在西北方或西方;
狮子宜搭配成双,雄狮张口注视,母狮闭口护子;
狮头必须向屋外,用来阻止邪魔鬼怪入屋。
有的地方还有每月农历十五,给狮子洗目的习俗;
银行等金融机构前面的狮子嘴巴宜一张一闭,讲究钱财只吃不吐的意思。
紫禁城内最萌狮子——“护裆萌狮”北京的故宫里有座断虹桥,因桥上萌态十足的石狮子声名远播。其中一只“护裆萌狮”的照片更为网友热传。
只见它一爪摸着后脑勺,一爪护在裆部,嘴巴微张,虽然经过日久风吹,多少有些面目模糊,但抓耳挠腮、欲说还休的“憋屈”样依然萌态十足。
断虹桥故宫里为何会有如此生动有趣的石狮子呢?狮子是“舶来品”,作为社会底层的工匠们,只能通过“道听途说”加上主观想象来创作石狮子,形象上难免不那么“写实”。
“护裆萌狮”还曾有一段传闻——道光帝看到它的形态,触动了自己踢死长子的伤心事,而命宫人用红布遮盖上这只石狮。
上海豫园石狮过去,故宫门前的石狮子旁总有人念念叨叨:
摸摸石狮头,一生不用愁;摸摸石狮背,好活一辈辈;
摸摸石狮嘴,夫妻不吵嘴;摸摸石狮腚,永远不生病;
从头摸到尾,财源广进如流水。
除了这些或霸气外露、或憨态可掬的石狮子,在民间,还有许多被赋予了特殊含义的狮子,如栓娃狮、压绷狮、狮子帽等。逢年过节的舞狮表演,为我们增添了浓浓的喜庆气氛,亲朋欢聚,红烧狮子头更是一道不可或缺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