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Ⅰ、Ⅱ两卷。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考试结束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第Ⅱ卷时,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1.东营市“小蓝桶”助力垃圾分类进校园项目正在推广。下列垃圾不能投放到可回收物垃圾桶内的是
A废口罩
B.塑料矿泉水瓶
C.废纸
D.铝制饮料罐
2.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NaOH固体有吸水性——物理性质
B.NaOH固体为白色片状——物理性质
C.NaOH固体溶于水得到的溶液显碱性——物理性质
D.NaOH固体放在空气中易变质——化学性质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滴加液体
C.熄灭酒精灯
D.稀释浓硫酸
4.“碳中和”是指一定时间内排放的碳总量与吸收的碳总量相互抵消,实现碳“零排放”,下列有关碳循环、碳中和的说法,错误的是
A.每个人都在参与碳循环,碳循环中的“碳”是指碳单质
B.开发可再生能源,降低化石燃料的需求量,以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
C.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以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
D.碳中和能有效维持碳循环的相对稳定,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
5.火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已知黑火药爆炸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反应涉及到的化学用语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6.下列有关灭火的知识,错误的是
7.干冰可以制造云雾缭绕的效果,当喷出的干冰周围出现云雾时,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A.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
B.二氧化碳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C.水分子间的间隔
D.水分子的运动速率
8.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如图),根据这个实验获得的正确结论是
A.金原子核带正电荷
B.金原子是实心球体,紧密排列
C.金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
D.金原子核的质量与a粒子质量相当
9.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实现物质与能量的互相转化
B.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的,原子是构成一切化学物质的基本单元
C溶解就是溶质分子或离子通过自身不断运动分散到溶剂中的过程
D.过滤是分离颗粒大小不同的混合物的方法
10.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对该实验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要等到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再读数,否则测定结果偏小
B.该实验中的铜粉换成铁粉无法达到实验目的
C.将装置1中的气球更换为注射器(见装置2),可使空气与铜粉接触更充分数据更加准确
D.正确操作情况下,反应消耗氧气的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和玻璃管内气体体积总和的1/5
11.中国科学家研究表明:“清肺排毒汤”可有效降低新冠肺炎死亡风险,麻黄是其重要成分之一,麻黄的有效成分是麻黄碱(C10H15N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麻黄与麻黄碱均属于纯净物
B.麻黄碱由10个碳原子、15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麻黄碱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由麻黄碱的组成元素可知,麻黄碱可以燃烧
12.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纯净物,它们的关系如图(“一”表示相连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题意推测,物质A+D也可以反应,生成盐和水
B.物质B和其它四类物质发生的反应均属于复分解反应
C.物质B+A、B+D两两反应均能生成盐和水
D.物质A+E反应,生成物中一定有沉淀产生
13.(6分)生活处处有化学,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东营特产黄河口大闸蟹营养成分如右图,其缺少的营养成分主要是____,含有的微量元素有______。
(2)①竹筷、②陶瓷碟、③不锈钢汤匙、④玻璃茶杯等餐具中,由无机非金属材料制成的有(填数字序号)___。
(3)黄河水经沉降、过滤、吸附、_____等步骤,可净化为自来水。
(4)健康的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A.霉变的花生、大米蒸煮后仍不可食用
B.用碳酸氢钠焙制糕点
C.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对人体都有害
D.合理摄人油脂有益身体健康
E.食用含碳酸钙的钙片作补钙剂
14.(9分)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宏观角度看,氯化钠由_____组成;从微观角度看,钠、氯气、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
(2)下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 五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② 微粒D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与微粒A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③ 微粒A和微粒E表示氯和溴(Br)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氯和溴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______,根据氯气与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写出溴单质(Br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5.(7分)研究物质的溶解对于生产、生活有着重要意义。
下表是碳酸钠的部分溶解度数据。
(1)由表中数据可知,碳酸钠属于_______物质(填“易溶”“可溶”“微溶”或“难溶”)。
(2)由表中数据可知,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______。
(3)小东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若使烧杯③中的溶液达到饱和,至少需___g碳酸钠;升温至60℃时,烧杯④中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
(4)20℃时,将装有饱和碳酸钠溶液(底部有碳酸钠粉末)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如图)。向烧杯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底部的粉末减少,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该物质形成的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______。
A.氢氧化钠 B.碳酸钙 CD.氯化钠
16.(6分)2020年12月,“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的月球土壤样品,对于全面科学探测月球地质、资源等方面的信息有重要意义。
(1)地球和月球上都有单质形式存在的金、银,说明它们的化学性质________。
(2)月球上存在天然的铁、铝等金属颗粒而地球上没有的原因是_______。
(3)从金、银、铁、铝混合金属中回收金、银。将混合金属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溶液,向滤渣中加入一定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______。
②硝酸银溶液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不论月球土壤材料还是地球土壤材料,人类的使用过程是相似的。已知人类冶炼和使用金属的历史年代数据如下图:从图中,你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
17.(9分)海洋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海水“晒盐”和海水“制碱”体现了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智慧,请根据粗盐“制碱”的流程图(如下图)回答问题:
(1)步骤Ⅰ除杂中,常见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物理方法,即用NaCl溶液浸洗粗盐,溶解除去其中的可溶性杂质,则浸洗溶液应选用NaCl的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二是化学方法,操作步骤依次为:加水溶解→加过量试剂①→加过量试剂②→过滤→加适量盐酸,以下试剂①②组合选用合理的是________。
A.①Ca(OH)2②Na2CO3
B.①Na2CO3②Ca(OH)2
C.①KOH ②Na2CO3
D.①NaOH ②Na2CO3
(2)步骤Ⅲ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写出步骤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步骤Ⅳ发生的反应属于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的联合制碱法的优点有________。
A.无“索尔维氨碱法”中的废弃物CaCl2生成,有利于保护环境
B.大大提高了食盐的利用率,节约了成本
C.将“制碱”与制氨生产联合起来,同时析出的NH4Cl晶体可用作复合肥
18.(14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室有以下装置:
(1)仪器a的名称________;仪器b的名称______。
(2)实验室要制取和收集较纯净的氢气,现有镁条、锌粒、铁丝、铜片、稀硫酸(10%)、稀盐酸(10%),请你选择适当的药品和装置完成下列问题:
①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选用该原理的依据有_________。
A.原料廉价易得
B.反应速率适中
C.制得的气体要纯净
D.实验条件易于控制
②选用的装置有_____(填装置字母)。
(3)用装置C制二氧化碳时,关闭开关,多孔隔板处依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用字母e、f、g对如图所示现象进行排序)。
(4)小英同学在做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时,发现锌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生成的是什么气体呢?(提示:反应只生成一种气体)
【提出猜想】产生的气体可能是SO2、O2或H2中的一种。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相似,它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设计并进行实验】(请在★处写上对应问题的答案)
【实验反思】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硫酸铜溶液中可能含有______。
【拓展视野】氢能是未来最理想能源,如图是利用ZnO和Fe2O3为催化剂制取氧气的一种方法。
“循环制氢体系”涉及的能量转化是由太阳能转化为_____能,请写出该体系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19.(9分)实验室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1)某兴趣小组打算用如图所示的整瓶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过氧化氢溶液,需加水_______g。
(2)在配制过程中,他们发现试剂瓶内壁附着不少气泡,由此推断该瓶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30%,依据是___________。
(3)为测定该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他们取35g该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并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不同时间电子秤的读数如下表所示(不考虑H2O逸出):
请回答:① 反应生成氧气的总质量为________g。
②该瓶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