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属于字数不多,但以博大精深而著称的世界名著之一,全篇共有5162字,分为81章,以“道法自然”为核心,通过辩证法阐述了宇宙万物相辅相成、和谐共生的本质。
老子把“道”看作是宇宙万物生成的本源,也是维护万物正常运行的准则,更是掌控万物生死存亡的基础。
在老子眼里,世间万物皆有“道”,“道”无形却蕴含无穷无尽的能量,超越了所有世俗生活的经验,长存于天地之间,接近于自然法则。按照“道”之准则来做事和处世,返璞归真,才能成为人生智者。
《道德经》第28章里有这样一段话: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怎样理解这段话的含义?我根据自己的感悟,谈谈自己浅显的认知。
这段话的核心思想实际上已经浓缩成为三个成语,分别是: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荣守辱。
如果理解了这三个成语的含义,也基本上就弄懂了这段话。
一,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对应成语是“知雄守雌”。
字面意思是:对雄强的状态已经了如指掌,却心甘情愿安守雌柔的境界,做一条与世无争的山谷溪涧。
如果对老子所说的“上善若水”有所了解的话,理解这句话就比较容易。
水是世上最有智慧的物质,它无色无味无形,却具有十分强大的包容性与亲和力,上善若水任方圆,水可以安静地存在于任何容器里边,如同一个大智若愚的人,可以对许多环境和规则表形出极强的适应性。
但是,看似阴柔的水,如果小瞧它,它完全可以做到以柔克刚,表现出无坚不摧的气势。
一个人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像水一样,对世间万物一视同仁,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滋养世间万物,却不求任何回报,更不会跟万物争名夺利,这样的品性,最接近大道大德。
“知雄守雌”引申为,一个人如果要想保持生命力长盛不衰,深刻地领会到事物强盛状态的内涵,就得守住像婴儿那样的初心,方可能进能退,战无不胜。
二、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对应成语是“知白守黑”。
字面意思为:明明知道什么是是非黑白,却甘心守持暗昧混沌的态势,如无所见,甘愿做天下的范式。
这句话实际上是在教导人们面对复杂的世俗社会,怎样更好地做到为人处世。首先,自己一定要明白一件事情的是非黑白和善恶对错。再次,要表现出“大智若愚”的境界,外表愚钝,内心澄明,看破而不说破,遇事宠辱不惊。最后,要坚守自己的信念,不跟世俗之流同流合污,跟“大隐隐于市”的高人那样,心灵上总是能做到独善其身,守住一片宁静。
许多人常常误解“知白守黑”的含义,认为是一种消极的处世态度,实则不然。它教导人们虽然身处黑暗与洪流中,但心中要有主见和光明,并坚信光明一定会到来,人在绝境中一定要乐观面对,方可守得云开见月明。
“知白守黑”引申为世界之大,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真正有实力、有深度的人,从来都是深藏不露,信心十足,从不标新立异,也不显山露水,一切尽在掌握中,自己按部就班进行下去就会成功。
三,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对应成语为“知荣守辱”。
字面意思说:自己虽然知道怎样得到荣耀,却甘心安守卑微屈辱的地位,像山谷那样海纳百川。
这句话教导人们要抱朴守拙,不论做任何事,具有朴素纯真的心态才能包容下所有荣辱兴衰。想长久地得到荣耀,就必须稳固住荣耀所依据的根基,就像山谷那样,是通过不断包容万物,才逐渐把自己堆积成需要仰视的高岭。
“知荣守辱”引申为,恒常之德足以容纳万物,淳朴之心是包容之德的基石。
老子这三句话运用到现实生活里,同样具有非常好的警示作用。许多人取得一点成绩后,容易滋生骄傲自满、狂妄武断的毛病,容易陶醉于自己事业表面的浮华而难以自拔,不愿去分析这些现象背后的本质,摆不正自己的位置,看不清自己的真实实力。
如果把这三句话领悟通透,完全有助于知己知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