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习 > 高等教育 > 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类

十分钟搞定,诗词的格律,让你成为高手!

时间:11-20来源:作者:点击数:
  诗词,很多人都喜欢写上几笔。然而,真正懂得诗词格律的人却很少,多数人只是字数对了,其他的,如平仄押韵等,一概不对。很多人看书看了半天也不明所以,觉得书上讲得太复杂。这里是一个以前的讲座,现稍加整理,目的在于以最简明的方法,教会大家诗词写作的基本格律。诗词的格律看似很难,实际上很简单,只要坚持把这篇文章看完,不出十分钟你就能搞定它,哪怕你以前没有任何基础。
  
  一平仄:从成语开始
  
  什么是平仄?我们都学过汉语拼音,这个貌似小学一年级就学的。汉语拼音有四声:第一声阴平、第二声阳平、第三声上声、第四声去声。那么,粗略地说,“平”就是第一声(阴平)和第二声(阳平),“仄”就是第三声(上声)和第四声(去声)。也就是说,将四声简化为平仄两声。为什么说这只是个粗略地划分呢,后面我们会说到,实际上诗词里每个字的平仄,不是按现代汉语的阴阳上去四声来划分平仄的,而是按一种特殊的韵书叫平水韵的来划分四声,划分的方法与现代汉语有一些区别。这个我们可以先不管它,我们现在先按现代的四声来吧。
  
  现在我们先来看成语。曾经在某大学的一次讲座中,要求在场的学生随口说出一个四个字的成语,也就是最先想到哪个成语就说哪个。学生说了很多,比如虎背熊腰、赤胆忠心、一马平川、疾风劲草、井井有条、峰回路转等等。这些成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呢?我们来看它的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就会发现,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的平仄是相反的:
  
  虎背(仄)熊腰(平)、赤胆(仄)忠心(平)
  
  一马(仄)平川(平)、疾风(平)劲草(仄)
  
  井井(仄)有条(平)、峰回(平)路转(仄)。
  
  当时学生报上来20多个成语,除了两个不符合这个规律之外,其他的都符合。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大多数成语符合这么一条规律:二四分明,也就是第二和第四字的平仄是相反的。我们如果翻开一本成语词典,就会发现,大多数成语符合“二四分明”这一规律,比例有多高我未做过统计,但凭感觉来说,应该有70%到80%,而那天学生报出来的比例要更高些,当时有20多个学生报了成语,只有两个人的不符合这一规律,符合的比例在90%以上。
  
  这说明了如下几个问题:
  
  一、说明汉语存在一种平仄交替的声律。因为如果不存在这种声律,纯粹按概率的话,这种“二四分明”的现象不可能有这么高的比例。
  
  二、说明有这种平仄交替规律的成语更容易被人记忆。因为如果纯粹按概率的话,学生报出的成语,符合“二四分明”的应该与成语词典里的一致,就是70%到80%,而现在达到了90%以上。说明有这种规律的成语更抑扬顿挫、琅琅上口,容易让大家脱口而出。
  
  我们知道,成语大都产生于唐以前,早至商周时期,这说明,汉语的声律是一个客观的存在,不是人为硬性规定或编造出这么一个东西。这种平仄交替的声律,就如舞步的鼓点,既有规律,又抑扬顿挫的富于变化,能达到悦耳美听的效果。因此说汉语是形与音谐美的文字,汉语格律诗是形、音、意三者一体的完美结晶。虽然四声和平仄是早已潜伏于汉语中的规律,但直到南朝,周颙、沈约等人才明确提出四声的概念,沈约并把这一概念应用到做诗中,提出了“四声八病”说。“四声八病说”可以说是近体诗格律的前身。近体诗的格律,是在唐代成熟的。或者换句话说,近体诗(也叫格律诗)是在唐代形成的。
  
  我们会听到,格律诗有几个名称:近体诗、今体诗、旧体诗。近体诗、今体诗这两个名称,是唐朝人命名的,因为格律诗产生于唐朝,相对于更早的古体诗而言,唐朝人就把格律诗叫近体诗,也有叫今体诗的。旧体诗这个名称,是五四运动以后,搞新文化运动的那帮人命名的,因为这时候又产生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就是白话诗,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新诗”。因为有了“新诗”,所以原来的诗就被称为“旧诗”、“旧体诗”。但也有一些人对“旧体诗”这个名称很不满,认为隐含着“过时”的贬意。再顺便说一句,一些写新诗的人,对中国的传统诗歌一概称之为古体,这是不对的。古体和近体是两种不同的诗歌体裁。
  
  二格律诗的格律
  
  我们今天写格律诗,不必再考虑“四声八病”,只要符合格律就行了。下面就来讲讲格律诗的格律。
  
  既然四个字有平仄交替、“二四分明”的规律,那么六个字呢?八个字呢?我们自然会想到,这种规律是不是可以延伸呢?事实上确实是可以延伸的。
  
  我们知道,常见的格律诗有两种:
  
  一种是五字一句的,四句的叫五绝(五言绝句的简称),八句的叫五律(五言律诗的简称)。
  
  一种是七字一句的,四句的叫七绝(七言绝句的简称),八句的叫七律(七言律诗的简称)。
  
  那么,有没有六字一句的,或八字的一句的,或更多字一句的格律诗呢?理论上是可以有的,但极少见。六字一句的前人作品有少量,八字一句的则几乎没有,或者只见于某些游戏诗中。
  
  我们先来看一首著名的五绝:
  
  红豆(仄)生南(平)国
  
  春来(平)发几(仄)枝
  
  愿君(平)多采(仄)撷
  
  此物(仄)最相(平)思
  
  我们注意它每句的第二、四个字,会发现,和成语一样,它的第二、四个字的平仄是相反的。
  
  我们再来注意它的第一、二句以及第三、四句的偶数位置上的字,会发现,平仄也是相反的。
  
  如第一句第二字为仄声字“豆”,那么第二句第二字就相反了,是平声字“来”。
  
  我们在这里提出一个“联”的概念,所谓“联”,就是诗的每两句构成一联。
  
  比如这首诗,就是由两联组成,第一、二句构成一联,第三、四句又构成一联。
  
  每一“联”的头一句叫出句,后一句叫对句。
  
  这里的“联”与对联有相同也有不同。不同的是,不一定非得对仗,相同的是,偶数位置上的字,平仄必须相反。比如第一句豆(仄)南(平),第二句来(平)几(仄)。
  
  这种一联中两句的偶数位置平仄相反的关系,有一个专有名词来形容,叫“相对”,也就是说,一联中出句和对句必须是“相对”的。
  
  我们再来看两联之间的关系。比如这首诗的第一联和第二联,大家看出什么道道来没有?
  
  嗯,有一个规律,就是第二联的平仄与第一联相反。
  
  第一联是:豆(仄)南(平)
  
  来(平)几(仄)
  
  第二联是:君(平)采(仄)
  
  物(仄)相(平)
  
  因为第二联的平仄与第一联相反,那么,也就是说,第二联的出句(即前一句)与第一联的对句(即后一句)的平仄相同。对这首诗来说,也就是第三句与第二句的平仄相同。这种关系,也有一个专有名词,叫“相粘”。
  
  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一个规律:
  
  格律诗的第二句与第一句相对;第三句与第二句相粘;第四句与第三句相对;第五句与第四句相粘;第六句与第五句相对;第七句与第六句相粘;第八句与第七句相对……这个规律理论上可以无限延伸下去。
  
  看完这首五绝,我们再来看一首七绝。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讲了前面的五绝,七绝应该就是顺延的事。我们知道五绝是“二四分明”,那么七绝就是“二四六分明”了。
  
  月落(仄)乌啼(平)霜满(仄)天
  
  江枫(平)渔火(仄)对愁(平)眠
  
  姑苏(平)城外(仄)寒山(平)寺
  
  夜半(仄)钟声(平)到客(仄)船
  
  我们可以看出:
  
  一、偶数位置上的字,都是平仄交替的。
  
  二、符合粘对规律。即第二句与第一句相对,第三句与第二句相粘,第四句与第三句相对。
  
  许多不懂诗词格律的朋友总以为格律很复杂,视作畏途。有人在写教科书时也将格律写得艰深古奥,令人退避三舍。其实学格律诗并不难,只是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兹简要说明之。
  
  先说平仄
  
  众所周知,字的声调有平仄之分,按现代汉语音韵的划分来看,第一声和第二声为平,第三声和第四声为仄。
  
  古代又有入声字,入声也为仄。如“衣”、“移”为平声,“倚”、“意”为仄声,“一”为入声字,属仄韵。
  
  入声字都是一些发音较急促的字,如“急”、“竹”、“族”、“逐”、“读”、“俗”、“出”、“觉”、“局”、“节”、“舌”、“石”、“敌”、“乏”、“得”、“识”、“国”等。
  
  入声字有许多衍化成现代汉语的平声,但在格律诗中应用作仄声。这是最令当代写格律诗的人头疼的事。不过,这样的入声字数量有限,常用的也就三百多个,掌握并不难。
  
  格律诗多见七言与五言,分七绝、七律、五绝、五律,长诗通篇用律诗句式者称为排律,六言诗较少见。
  
  学格律诗,只要弄懂七律即可,其余可依次类推。
  
  七言律诗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因一句共七个字,第七个字或押韵或不押韵,押韵为平,不押韵为仄。第一、三、五字可不用管,即可平可仄;第二、四、六字要求较严,平仄分明。其中有规律可供掌握。
  
  兹以鲁迅一首七律为例看其规律:
  
  运交华盖欲何求,仄平平仄仄平平
  
  未敢翻身已碰头。仄仄平平仄仄平
  
  破帽遮颜过闹市,仄仄平平平仄仄
  
  漏船载酒泛中流。仄平仄仄仄平平
  
  横眉冷对千夫指,平平仄仄平平仄
  
  俯首甘为孺子牛。仄仄平平仄仄平
  
  躲进小楼成一统,仄仄仄平平仄仄
  
  管他冬夏与春秋。仄平平仄仄平平
  
  (其中“过”可平可仄,“一”为入声,属仄)
  
  两句为一联,首联中第一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如果第一句押韵,则为平;第二句必须押韵,平;之后是隔句押韵。
  
  押韵字为平,不押韵为仄。
  
  去掉可平可仄的第一、三、五字,和平仄已定的第七字,剩下的第二、四、六字平仄如下:
  
  平仄平
  
  仄平仄
  
  仄平仄
  
  平仄平
  
  平仄平
  
  仄平仄
  
  仄平仄
  
  平仄平
  
  这样一看,平仄的规律就很明显了:
  
  第一个特点是每句中总是两平夹一仄或两仄夹一平,这叫相间;
  
  第二个特点是每联总是平仄相对,上联是平仄平,下联必为仄平仄;或上联为仄平仄,下联必为平仄平。这叫相对。
  
  第三个特点是联与联之间平仄相同,这叫相粘。
  
  如果你打算写首七律,决定第一句押韵,只要首句第二字的平仄定了,那么整首诗的平仄便可依次类推。
  
  当然,所谓一三五不论,也不是绝对不论,要避免“孤平”(一句中只有一字为平)、三连平、三连仄(每句后三字全平或全仄)等诗病。
  
  当然,对于当代人来说,只要大体上掌握一下格律就可以了,有了好句子,出律也是可以的。偶尔一句出律可以,但每句都不合格律,只能说明作者对格律一窍不通。
  
  七律弄懂了,五律就容易了。将七律的头两字去掉,便是五律的格律。
  
  七律的前四句和后四句,便是七绝的格律;五律的前四句和后四句,便是五绝的格律。
  
  再说对仗
  
  对仗可以体现汉语独特的语言魅力,对联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七律、五律一般要求中间两联是对仗句。
  
  上下两句的对仗,要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数量词对数量词代词对代词,虚词对虚词……
  
  严格说来,要求天文对天文,地理对地理,数目对数目,方位对方位,颜色对颜色,时令对时令,器物对器物,人事对人事,生物对生物,人名(地名)对人名(地名)……
  
  对仗的学问较深,有工对、流水对、别义相对、本句自对、隔句相对等等。对仗的水平,代表了诗人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
  
  三说用韵
  
  唐人所用的韵书为隋陆法言所写的《切韵》,这也是以后一切韵书的鼻祖。金人王文郁编的《平水韵》,不仅反应了唐人的用韵准则,也成了后世诗人的用韵规范。
  
  《平水韵》分上平声、下平声两部分:
  
  上平声为: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下平声为: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可见,平水韵与现代汉语音韵大为不同,今天“东”、“冬”是押韵的,但写格律诗就不能通押;“来”、“回”在今天是不押韵的,但在平水韵里属同一韵部。
  
  我上初中的时候,学习课本上的《石壕吏》,开头四句为:“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语文老师告诉我们说:“课本上印错了,应该是‘老妇出看门’,这样才押韵。”其实在平水韵里,“村”、“人”、“看”同属“十三元”,在一个韵部。在平水韵里,最麻烦的就是“十三元”和“十灰”,好多现在看来不押韵的字,却在同一韵部,这可能是古今发音的不同所致。格律诗改革,我认为首先应该改革韵部,按现代汉语发音重新划分韵部,没必要像平水韵那样搞得太复杂。
  
  四说填词
  
  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还被称作诗余、长短句。作词就是按照曲谱填上歌词。曲谱叫做“词调”或“词牌”,但词牌的乐谱基本上已经失传,宋代以后的文人们填词,只不过借助于词牌的形式罢了。
  
  前人按各词调的字数多少分别称之为“小令”、“中调”或“长调”。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四叠”。每段叫“片”或“阕”。“片”即“遍”,指乐曲奏过一遍;“阕”原是乐终的意思。
  
  其实填词难于赋诗,词的平仄要求比格律诗更严,有的词牌,每一个字的平仄都有定式,不得乱填。很少有人能记住各种词牌的格律,只能按照词牌的平仄、字句格式填写。词的句式,以四言、五言、七言较为常见,其平仄也有规律可循,五言、七言的平仄,一如近体五言、七言的平仄格式;四言多见“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二种格式。词韵则比格律诗宽泛得多,如平水韵中的十四寒、十五删、一先,可通押,《白香词谱》、《词林正韵》等资料可供参考。
方便获取更多学习、工作、生活信息请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城东书院 微信服务号城东书院 微信订阅号
上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下一篇:格律诗如何押韵?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