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一定身份的人死了,大家是要对他盖棺论定一下的。尤其是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朝廷根据他们的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
这风气据说出自“郁郁乎文哉”的周朝,他们把商击灭之后,开始着手给死了的姬昌和姬发摆摆功劳。结果是一个称为“文”,一个称为“武”,也就是周文王和周武王了。那名目叫做“谥”。“谥者,行之迹也”,也就是说,谥号是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
谥号按性质可分为三类:
1.表扬性的:
经天纬地曰文,威强睿德曰武,
圣闻周达曰昭,行文悦民曰元,
布纲制纪曰平,辟土服远元桓,
温柔好乐曰康,布义行刚曰景,
柔质慈民曰惠,圣善闻周曰宣,
安民立政曰成,照临四方曰明,
聪明睿知曰献,布德执义曰穆......
如晋文公、齐宣王、秦昭王。
2.批判性的:
乱而不损曰灵,杀戮无故曰厉,好内远礼曰炀。
如汉灵帝、周厉王。
3.表同情的:
恭仁短折曰哀,慈仁短折曰怀,在国遭忧愍(min,三声)。
如晋愍帝。
谥号是一些固定的字,这些字都有特定的含义。有的表彰帝王的功德,是美谥;有的则是恶谥。一般说来,帝王因其地位至高无上,获得美谥居多,这说明谥号并不完全反映真实事迹。臣下之谥,由朝廷赐予。如诸葛亮的谥号是“忠武”,欧阳修的谥号是“文忠”。臣子的谥号两个字的居多。在宋代以后,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文人做官后,梦寐以求的想得到一个谥号--文正。而作为统治者的皇帝,是不轻易的把这个谥号给人的。在历史上,能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人,大多都是当时文人敬仰的对象,如范仲淹。
但是,谥法在秦朝时也曾一度中断。这是因为,秦王赢政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后,认为加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不可取。于是下令废除了谥法,自称“始皇帝”。后世子孙世代相传,即二世、三世皇帝。后来到了汉朝,庙号、谥号才恢复过来。
所谓“庙号”,是根据帝王去世后,子孙在太庙供奉祭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在上古时,帝王在生前死后都用的是同一个名字。后来,人们觉得直接称呼已死的先帝、先王不大方便,祭祀时直呼名字也有些不妥。所以,商时祭祀时就用每个王生日的天干来称呼他,不再用他的名字了,以表示恭敬。如夏、商两代的王,习惯上就是以庙号相称的,如夏朝太康、少康、孔甲,商朝的祖甲、帝乙等等。
怎么区分“庙号”和“谥号”呢?一般说,凡称某某祖、某某宗的就是庙号,凡称某某帝的便是谥号。但在历史各阶段习惯上的称呼又有些不同。打开中国历史年表,就会发现唐朝以前,一般都只称“谥号”,如汉光武帝、魏武帝、隋文帝等等。唐宋以来一般都称庙号,如唐太宗、宋仁宗、明神宗等等。
东汉以后,又出现私谥。私谥不是由朝廷赐予的,而是由门生们评定的。如陶渊明的私谥是“靖节”。
明朝中叶后,帝王的称号又有所改变,多数以年号来称呼。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年号是从汉武帝开始有的,汉武帝继位的那年(公元前140年),称为建元元年,第二年称建元二年,以此类推。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称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如汉武帝改了十一次年号,唐高宗用过十四个年号。到了明代后才规定一帝一元,才得以用年号称呼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