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太多人吃亏在了这上面,包括我自己。
人心趋利避害。有利益好处的地方,往往大家都盯着。
如果有人独占了利益而不与大家分享,那么一定会招致怨恨,甚至成为众矢之的,带来后患,结果就是通常说的“独利则败”。
所以一个人面对利益要懂得权衡取舍,拿自己该得的那份,甚至有时候为了避免后患,舍弃部分自己应该得的利益。
李嘉诚深知这个道理,于是叮嘱儿子说:“你和别人合作,假如利润你拿七分合理,八分也可,那我们李家拿六分就可以了。”
纵观历史,懂得共利的人,其成就往往大于独利之人。
比如说,项羽非常为人吝啬,宁愿金银财宝在仓库放着,也不肯奖赏给手下将士,不得人心;
而刘邦为人大方,大肆奖赏手下用功将士,深得人心,将士的激情也高昂。
因此,最后刘邦打败项羽也是注定的事情,正所谓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也!
陈胜穷苦的时候,对身边小伙伴说:“苟富贵,无相忘”,等他自己真的发达富贵了,之前的朋友来找他,他却把老朋友都给杀了。
因此,大家发现陈胜这个人薄情寡义,也慢慢疏远他。
最后,陈胜被自己的车夫庄贾所害,令人唏嘘不已。
“利不可独”好理解,因为它是符合人们常识的,只不过反人性而已,所以仍然需要不断的强调让大家重视起来。
但“谋不可众”就是又反人性,又反常识的了,所以需要更多篇幅去论证。
有一句流传甚广的谚语:“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但摆在眼前的事实是,即便是一百个平庸的臭皮匠,在决策上面的优势也不顶一个优秀的诸葛亮。
就像公司开会,几个不专业的人坐在一起商量事情,倒不如一个专业的管理者自主做出决定。
几个人商量事情,势必就是东家言西家语,极有可能商量不成事情,拖慢办事效率。
就像《战国策》所说,“成大功者不谋于众。”
《战国策》中,商鞅劝说秦孝公变法,秦孝公觉得还是与大臣们商量一下为妙。
这时,商鞅说:“成大功者不谋于众。”
也就是说一旦反对变法的那些人事先知道,就等于自己的计谋暴露在对手那里,自己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即便大家阵营一致,也不要让太多人参与你的决策。
看准去做就是了,如果和别人商量,反倒麻烦,如果别人见识低下,心胸狭小,气度平凡,必定不理解你的想法。
七嘴八舌,会动摇你的意志,也会破坏你的信心和情绪。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三个和尚”的故事也证明“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三个臭皮匠在一起谋划事情,最后很有可能会打起来。
任何谋略本质上都只是一种假设,是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相对的确定性。
人们出于对不确定性的恐惧,想要用更多的信息去驱散不确定性,但殊不知只有“有效信息”才能驱散不确定性,而有效的信息从来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急于咨询追问答案的人,要的不是答案,而是想透过某种确定性获得安全感。
其实真正的安全感只会来自于你的行动,于行动中求证结果,边做边错,边错边改。
这和修行一样,闻思都不是真正改变的开始,修才是,只有以行证道,没有以空话证道、以臆想证道。
当你不耻下问,把决策、谋略、判断分享给他人后,大概率只会收获到一些噪音。
做这件事情的人和不做的人,信息是不对等的,你问不做事情的人并没有什么用。
当你向别人寻求建议的时候,往往意味着你要做出决策了。
而决策本身所需要具备的前提,你所请教的人不一定都具备。
而且很多背景信息都是当事人自己才知道的,根本表达不出来。
也因此很多时候,别人的建议对你的决策,很难有实质性的帮助。
做同一件事情的人信息对等了,但同欲者相憎, 他不给你出馊主意就不错了。
目标一致的人,往往成为竞争的对手,都想捷足先登,唯恐他人得到而自己得不到,所以容易相互产生敌视的心态,正所谓“同行是冤家”,有好的策略同行也不会告诉你,把你忽悠瘸了才是符合他利益诉求的做法。
正所谓“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成年人想要做好一件事情,首要的不是咨询和求教,而是隐藏自己的动机。
学生时代题不会做,书看不懂,完全可以敞开动机去大胆求教,但当你步入社会之后,做的事情大部分都是和利益挂钩的,是零和博弈,你获利别人就可能就失利了;
即便你觉得你倾吐的这个人利益不相干,但是他会不会泄露给利益相关的人就不是你能掌握的了。
《三国演义》中的董承就是一个例子:董承四处游说文武能臣,要拿下曹操。
刘备、种辑、吴子兰、王子服,甚至董承的小妾,都知道他的密谋。
董承自以为“滴水不漏”,谁料他的小妾与家奴秦庆童暗通款曲。
秦庆童出于旧恨,立即跑去向曹操告密。
结果可想而知,一干人等都被曹操杀害。
在今天就是工作生活中的一些决策也不必四处宣扬,唯恐众人不知,很多事情要低调地去做,不要太张扬,因为只有低调、不张扬地去做,阻力才小,障碍才少,等事情做起来了,有些可能的障碍无形中就消失了。
就算你咨询的人绝对靠谱,不会泄密,但他也不一定能给出正确的建议,人们总觉得好像只有奸臣进献谗言佞语才会惑主,但其实历史上忠臣误国的例子也很多。
决策是否正确无关道德,而关乎智慧,而智慧从来都是稀缺品。
《淮南子·人间训》:“今万人调钟不能比之律,诚得知者,一人而足矣。”
参与决策的人的数量并不等于质量,低层次的智慧累加并不能产生高远的智慧,所谓“众谋则泄。
很多时候所谓群策群力,不过是一种口号而已。
有工作经验的人都知道,真正的群策,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决策,给出专业的建议,而非所有人都一拥而上七嘴八舌,这个“参与群聊”的门槛是很高的。
所以现实中大多数情况是独策群力,这样虽然不太民主,但却高效。
所以年轻人一旦有了一个想法,不要急于获得他人的认同,事情做成了他人自然会认同你。
立功立德立言,立功是第一位的,立言是最后一位的。
更不要把你的动机随意吐露,如果是一种吐露真心的策略那无可厚非,如果是情难自禁的想要倾吐,你可能就不太适合做大事。
做不到以上两点最后因为他人的噪音和泄漏导致决策失误时,就请不要怪别人。
其实这就是一面镜子,折射的是你对自己的不满 — 你为什么不相信自己的选择和能力呢?
最后我想说:谋不可众并不是要大家闭目塞听,独断专行,如果你是一个非常独断的人,就不用再加强自己的这一点;
反而是那些于是犹豫不决,需要别人认同才能行动的人,才需要明白谋可寡而不可众,可以集思广益,但不要让太多人参与你的决策。
尊重普通人的话,参考专业人的意见,最终自己做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