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被公认为世界稻作农业的重要发祥地,但关于稻作起源于何时、何地,水稻由何人在何种条件下、用何种方法最早成功培育并加以栽培等具体问题,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争论不休。随着早期稻作遗存的不断发现、研究手段的更新和研究视角的变化,人们不得不重新考虑甚至修正以前的说法。
米是怎么来的?且不深究米到底是在何处起源的,几千年前,稻米、小麦、黍就是人类的主要食物了,而在稻米起源的赤道北回归线一带,其实在很长时间里人们根本不需要依靠种植,只靠采摘就能活得很滋润。但后来,稻米以其美好的味道、稳定的收成和对各种环境耐受能力赢得人类青睐,尽管稻米从野生稻的自然繁殖,到人类帮助授粉后采集种子、认真地种植,这一过程也经历了漫长的时期。
相较于埃及、巴比伦河印度的小麦文明,美洲的玉米文明,在中国,以“粟作文明”为粮食基础。长江流域的稻作起源与黄河流域的粟作起源时间不相上下,稻作起源甚至更早,长江文明显然就是稻米创造的伟大文明。随着人口的迁移流动,以稻米为基础的长江文明,与黄河流域的粟作文明相互交融,才孕育出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秦汉时期,南方仍处于“地广人稀”的状态,没有充分开发。原因是当时人口不是很多,长江流域及其周边地区森林茂密、湖沼众多的天然环境,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人们只要通过狩猎和采摘就可以获得丰富的食物,缺乏进一步开垦的动力。及至晋唐以后,大量北人南迁,南方人口增殖,使得长江流域的人口压力空前增大,农业开发范围扩张,当地水稻种植由粗放经营转变为精耕细作,稻米产量开始大幅增长。
稻米生产的发展,又刺激了人口的繁衍。北宋以前,中国人口从未超过6000万,此后人口不断增加,到清朝末年达到了4亿多。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角就是水稻。几千年来中国人口的增殖史和文明的发展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水稻扩张及增殖的历史。
稻米种类繁多,有一些专家曾经强行为稻米分类,比如印度米、泰国米、日本米,但每次被提出,就会有不同声音:这只是一位日本学者1928年强行进行分类的结果,如果统一用这种标准分类,那时候大米还没有从中国传到日本呢。也有专家按照粳米、籼米和糯米来划分,结果发现,粳米和籼米的区别并不那么明显,只能根据形状,这个比较长,那个比较圆来区分。而最后实际上被严格划分的,是长粒米和圆粒米,长粒米主要是产自东南亚的香米,圆粒米则包括了大多数中国所产的稻米品种。古书上有:“粳之小者谓之籼”,大概意思是,粳米和籼米的品种是可以渐渐过渡乃至转换的。
粳米:普通意义上的大米,常用来做米饭和米粥。稻谷分为粳米和籼米及糯米,虽然稻米的分类非常复杂,不论粳米或籼米在我国各地都有种植,分为早中晚稻,数早稻品质最好,硬质颗粒少,晚稻较差,硬质颗粒多,甚至脱壳制作工艺都比较类似,但分辨的方法非常简单。把饭煮熟,黏黏的、油油的就是粳米;松散的、显得量很多的就是籼米。日常生活中,东北大米就是粳米,南方稻米就是籼米。
籼米:普通意义上的南方大米,形状偏细长,但是易碎,成形的米较少,断面多为椭圆形。由于籼米的直链淀粉和蛋白质的含量比粳米多,所以籼米更加松软可口,但由于黏度低,籼米煮出来的粥缺少粘性。
糯米:又叫江米。糯稻是一种单独的稻米品种,也分为粳糯和籼糯。糯米具有粘性,常见的糯米做出来的食物有糯米藕、粽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