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潜艇,它们的水下速度远小于水面速度,然而,现代核潜艇却恰恰相反。它们在水下蹦得更欢,跑得更快,这是为何?又是怎么做到的?
早期技术制约
二战时,绝大多数潜艇的水下时速在18公里以下(10节左右),而水面航速大多在每小时28公里左右(15节)。之所以这样,并非外形设计能力不足,而是由于其他技术制约。
那时的潜艇,大部分时间是在水面航行,遇敌时才会下潜。在水面时,潜艇的柴油发动机工作时所需要的氧气是无限的。而在水下时,存储的氧气就不能敞开用了,因此,那时的绝大多数潜艇主要依靠蓄电池提供动力。
为此,早期的潜艇,其外形被设计成更有利于水面航行,努力提高水面航速以便于有能力追上敌方船队。
图为U-995潜艇,其最大水面速度为每小时32.8公里,最大水下速度为14.1公里。
可以看到,U-995潜艇的船首设计成类似驱逐舰的刀片状,利于减小水面航行的阻力。
图为U-995的鱼雷室。U-995属于德国VIIC型潜艇,为二战德国主力型号,也是最著名的潜艇,从1940年第一艘下水服役到1945年战争结束时共生产了568艘。
即使使出吃奶的力,其水下速度都不会很快,以不到10节的速度去追击敌方商船难以实现。所以,那时的潜艇更在乎水面速度,虽然安装舰炮会大大增加水下航行时的阻力,但那个时期的潜艇大都安装舰炮,遇到没有护卫舰保护的商船时,能用大炮轰沉,就不使用鱼雷,鱼雷数量有限,很宝贵。
德国VIIC型潜艇上的舰炮。
潜艇想开得快?减小航行阻力
为便于我们理解核潜艇如何做到水下航速大于水面航速,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潜艇航行时的主要阻力。
总的来说,潜艇航行时主要受到兴波阻力、形状阻力、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等。
兴波阻力示意图。
无风不起浪。船行于海,激起大片波浪,而波浪的能量是由谁提供的?当然是船,反过来,激起的波浪越大越多,则船消耗的能量就越多,这也意味着阻力越大——这就是兴波阻力。
兴波阻力跟船的外形、速度有关,高速船的兴波阻力占到总阻力的一半,甚至更高。
为减少兴波阻力,美国LCS-2独立号濒海战斗舰采用三体设计,最大时速高达81公里。
形状阻力示意图。
不同的形状阻力也不同,上图中,最下方的形状阻力最小,它被称为水滴型。
水与空气都分别是一种介质,穿行于空气和水都会产生摩擦阻力,我们可以用协和客机以2马赫速度下空气摩擦产生的机体高温来感受摩擦阻力。
摆脱束缚的核潜艇
核潜艇一问世,氧气的问题得以彻底解决。此时,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艇第一大优势——隐蔽性,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而水面航行只是少部分时间。为此,需要把潜艇设计得更有利于水下潜航,即使牺牲水面速度也在所不惜。
显然,潜航时,核潜艇的兴波阻力没有了,空气阻力也消失。只剩下形状阻力和摩擦阻力。
如上文所言,水滴型潜艇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形状阻力。
水滴型跟海豚的身体相似,这也是仿生学的一种应用。
建于1953年的青花鱼号潜艇是美军首次采用水滴型的潜艇,水下最大航速61公里每小时,水上最大航速只有46公里每小时,因水面时兴波阻力很大。
为什么非得是水滴状?像剑鱼一样,剑一样的鼻子不也能减少阻力吗?这跟接下来要说的摩擦阻力有关。
摩擦阻力跟接触面密切相关,潜艇与水的接触面越大,摩擦阻力越大。而相同的横截面积,圆的周长最小,也就是说,相同横截面时,如果潜艇做成浑圆状艇身,则它与水的接触面是最少的。
上图中,顶部两张图为二战时的潜艇外形,潜航时,与水的接触面很大,这限制了水下航速,且这种扁平状外形不利于潜艇内部安装更多设备。而底部为现代水滴型潜艇。
前苏联K-222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核潜艇,水面航速35公里每小时,而水下时速高达82.8公里,这比上文所说的美国三体濒海战斗舰还要快。要知道,这可是一艘长106.9米,宽11.5米,并可下潜到400米深的大家伙。
核潜艇破冰而出。
增加核潜艇的水下航速除了增大功率、采取水滴型外形外,其表面艇体的光滑程度也是因素之一,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核潜艇的水下航速有望突破100公里每小时。
这真的是很刺激呢,比一线城市的行车速度快多了。当然,这主要是深海不限速,也永不会拥堵,和平年代,随时可狂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