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的续航基础源于电池容量。既然增大电池就能提升续航,如此简单的逻辑在现实中为何无法持续呢?
电池的物理瓶颈
智能手机内置的锂电池都是由正极材料(如LiCoO2)、电解质、隔离膜和负极材料(如石墨)构成。由于目前还没有更经济的可以显著提升能量密度的正负极材料,所以想增加锂电池的容量,就必然需要加大锂电池的体积,最终导致手机变厚变重。
本图来自汽车人参考
实际案例分析
我们不妨以小米手机和三星Galaxy Note系列为例,看看8年来智能手机电池容量的变化趋势。其中,小米手机电池容量最大的跨越来自小米2→小米3时期,后者电池增加了1050mAh,厚度反而还减少了2.1mm,难道小米3颠覆了物理定律?
很遗憾,小米3电池的激增,源于其屏幕尺寸也同步扩大,并牺牲了可拆卸电池的设计,手机没电后再也无法通过换电池实现“原地满血复活”。从小米6开始,为了将机身厚度控制到8mm以内,同时集成NFC和无线充电模块,到了小米9相较小米8甚至出现了不升反降的情况。
三星Galaxy Note电池容量的变化也几经波折,自Note2大幅扩容电池后就陷入了增长停滞状态,原因是后续新品的电池采用了奇葩的长条形设计,哪怕Note5改用了不可拆卸的电池设计,其容量也因“减肥”(厚度减少了0.9mm)而没能增长。
到了Note7,三星终于又激进了一回,将电池容量增加了500mAh,同时还保留前后3D曲面玻璃、防水功能、无线充电等“浪费空间”的设计。
三星Note9通过X光的透视图
结果大家都很清楚,如此紧凑的空间和结构,已经超出了原先对电池的保护能力,Note7遭遇的“爆炸门”事件是近年来手机领域最严重的安全事故,并最终导致Note8采用了极为保守的设计——屏幕尺寸和厚度增加,电池容量反而降低。直到Note9三星才找回了自信,通过更小尺寸的元器件,让它在保持身材的基础上将电池容量提升了21%。
如何面对容量的瓶颈
学会取舍,是我们面对电池容量瓶颈的唯一方法。小米9因为电池太小而饱受诟病,所以不少米粉都倒戈到了红米K20 Pro阵营,后者虽然机身变厚变重,但在性能和拍照方面依旧是旗舰水准,再加上更便宜的售价,适合不在乎压手感的用户选择。华为P30 Pro相对P30、一加7 Pro相对一加7、荣耀20 Pro相对荣耀20、OPPO Reno 10倍变焦版相对Reno标准版,它们都具备更大的电池和更好的拍照效果,只是你需要为其付出更多的开销和体力(机身更重)。
纵观时下配备超大电池的手机,它们也都存在体重超标的问题。比如,配备6000mAh电池的ROG 2电竞手机重约240g,,内置5000mAh电池的华为Mate 20X重约230g,vivo Z5x重量为204g(表现相对不错)。实际上,内置超4000mAh电池的手机,大都也有着200g左右的分量。
能否实现亮屏快充,是未来众多快充方案比拼的重点,将决定你玩游戏时的补电速度
对手机厂商而言,弥补电池容量不够用的最佳解决方案,就是引入更高功率的快速充电技术,并利用电荷泵等技术让手机在亮屏使用状态也能进行快充。当然,这些并不是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可以决定的,只是在售价、配置和功能相似的前提下,充电耗时更短的手机越值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