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 全称 Remote Dictionary Server(即远程字典服务),它是一个基于内存实现的键值型非关系(NoSQL)数据库,由意大利人 Salvatore Sanfilippo 使用 C 语言编写。
Redis 遵守 BSD 协议,实现了免费开源,其最新版本是 6.20,常用版本包括 3.0 、4.0、5.0。自 Redis 诞生以来,它以其超高的性能、完美的文档和简洁易懂的源码广受好评,国内外很多大型互联网公司都在使用 Redis,比如腾讯、阿里、Twitter、Github 等等。
提示:Redis官网(https://redis.io/)提供了完善的社区环境、文档说明,以及更新支持。
常见的内存型数据库,除 Redis 之外,还有 Oracle Berkeley DB(甲骨文旗下的一款产品)、SQlite(轻量级内存数据库)、Memcache(键值型分布式缓存数据库)、Altibase(基于内存的高性能数据库)。
与其他内存型数据库相比,Redis 具有以下特点:
与 SQL 型数据库截然不同,Redis 没有提供新建数据库的操作,因为它自带了 16 (0—15)个数据库(默认使用 0 库)。在同一个库中,key 是唯一存在的、不允许重复的,它就像一把“密钥”,只能打开一把“锁”。键值存储的本质就是使用 key 来标识 value,当想要检索 value 时,必须使用与 value 相对应的 key 进行查找。
Redis 数据库没有“表”的概念,它通过不同的数据类型来实现存储数据的需求,不同的数据类型能够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从而满足开发者的需求。
Redis体系架构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客户端和服务端可以位于同一台计算机上,也可以位于不同的计算机上。服务端是整个架构的“大脑”,能够把数据存储到内存中,并且起到管理数据的作用。
下面对 Redis 的优势进行了简单总结:
Redis 用来缓存一些经常被访问的热点数据、或者需要耗费大量资源的内容,通过把这些内容放到 Redis 中,可以让应用程序快速地读取它们。例如,网站的首页需要经常被访问,并且在创建首页的过程中会消耗的较多的资源,此时就可以使用 Redis 将整个首页缓存起来,从而降低网站的压力,减少页面访问的延迟时间。
我们知道,数据库的存储方式大体可分为两大类,基于磁盘存储和基于内存存储。磁盘存储的数据库,因为磁头机械运动以及系统调用等因素导致读写效率较低。Redis 基于内存来实现数据存取,相对于磁盘来说,其读写速度要高出好几个数量级。下表将 Redis 数据库与其他常用数据库做了简单对比:
名称 | 类型 | 数据存储选项 | 附加功能 |
---|---|---|---|
Redis | 基于内存存储的键值非关系型数据库 | 字符串、列表、散列、有序集合、无序集合 | 发布与订阅、主从复制、持久化存储等 |
Memcached | 基于内存存储的键值缓存型数据库 | 键值之间的映射 | 为提升性能构建了多线程服务器 |
MySQL | 基于磁盘的关系型数据库 | 每个数据库可以包含多个表,每个表可以包含多条记录; 支持第三方扩展。 |
支持 ACID 性质、主从复制和主主复制 |
MongoDB | 基于磁盘存储的非关系文档型数据库 | 每个数据库可以包含多个集合,每个集合可以插入多个文档 | 支持聚合操作、主从复制、分片和空间索引 |
Redis 基于内存来实现数据的存储,因此其速度非常快。但是我们知道,计算机的内存是非常珍贵的资源,所以 Redis 不适合存储较大的文件或者二进制数据,否则会出现错误,Redis 适合存储较小的文本信息。理论上 Redis 的每个 key、value 的大小不超过 512 MB。
总得来说,上述数据库各有优势,当我们选用数据库时,也要因地制宜,选择一款与业务场景最相符合的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