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nder Stepanov(后被誉为 STL 标准模板库之父,后简称 Stepanov),1950 年出生与前苏联的莫斯科,他曾在莫斯科大学研究数学,此后一直致力于计算机语言和泛型库研究。
在 20 世纪 70 年代,Stepanov 开始考虑,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是否能将算法从诸多具体应用之中抽象出来?为了验证自己的思想,他和纽约州立大学教授 Deepak Kapur 以及伦塞里尔技术学院教授 David Musser 共同开发了一种叫做 Tecton 的语言,尽管这次尝试没有取得实用性的成果,但却给了 Stepanov 很大的启示。
在随后的几年中,他又和 David Musser 等人先后用 Schema 语言(一种 Lisp 语言的变种)和 Ada 语言建立了一些大型程序库。Stepanov 逐渐意识到,在当时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抽象数据类型概念所存在的缺陷,他希望通过对软件领域中各组成部分的分类,逐渐形成一种软件设计的概念性框架。
1987 年,在贝尔实验室工作的 Stepanov 开始首次采用 C++ 语言进行泛型软件库的研究。由于当时的 C++ 语言还没有引入模板的编程技术,泛型库只能是通过 C++ 的继承机制来开发,代码表达起来非常笨拙。
但尽管如此,Stepanov 还是开发出了一个庞大的算法库。与此同时,在与 Andrew Koenig(前 ISO C++ 标准化委员会主席)和 Bjarne Stroustrup(C++ 语言的创始人)等顶级大师们的共事过程中,Stepanov 开始注意到 C/C++ 语言在实现其泛型思想方面所具有的潜在优势。
就拿 C/C++ 中的指针而言,它的灵活与高效运用使后来的 STL 在实现泛型化的同时更是保持了高效率。另外,在 STL 中占据极其重要地位的迭代器概念便是源自于 C/C++ 中原生指针的一般化推广。
1988 年,Stepanov 开始进入惠普的 Palo Alto 实验室工作,在随后的 4 年中,他从事的是有关磁盘驱动器方面的工作。直到 1992 年,由于参加并主持了实验室主任 Bill Worley 所建立的一个有关算法的研究项目,才使他重新回到了泛型化算法的研究工作上来。
项目自建立之后,参与者从最初的 8 人逐渐减少,最后只剩下 Stepanov 和 Meng Lee 两个人。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最终完成了一个包含有大量数据结构和算法部件的庞大运行库(HP 版本的 C++ STL),这便是现在 STL 的雏形。
1993 年,当时在贝尔实验室的 Andrew Koenig 看到了 Stepanov 的研究成果,在他的鼓励与帮助下,Stepanov 于 1993 年 9 月在圣何塞为 ANSI/ISO C++ 标准委员会做了一个题为“The Science of C++ Programming” 的演讲,向委员们讲述了其观念。然后又于 1994 年 3 月,在圣迭戈会议上向委员会提交了一份建议书,以期将 STL 通用库纳入 C++ 标准。
尽管这一建议十分庞大,以至于降低了被通过的可能性,但其所包含的新思想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力。随后在众人的帮助之下,包括 Bjame Stroustrup 在内,Stepanov 又对 STL 进行了改进,同时加入了一个封装内存模式信息的抽象模块,也就是现在 STL 中的 allocator(内存分配器),它使 STL 的大部分实现都可以独立于具体的内存模式,从而独立于具体平台。
最终在 1994 年的滑铁卢会议上,委员们通过了提案,决定将 STL 正式纳入 C++ 标准化进程之中,随后 STL 便被放进了会议的工作文件中。自此,STL 终于成为 C++ 家族中的重要一员。
此后,随者 C++ 标准的不断改进,STL 也在不断地做着相应的演化。直至 1998 年,ANSI/ISO C++ 标准正式定案,STL 始终是 C++ 标准库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