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9日 星期六 甲辰(龙)年 月廿八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 > 编程开发 > Python

python中循环删除列表中元素时的坑!

时间:03-23来源:作者:点击数:9

循环删除列表中元素时千万别用正序遍历,一定要用反序遍历!

废话不多说,先上案例代码:

  • def test(data):
  • for i in data:
  • data.remove(i)
  • return data
  • data = [1, 2, 3]
  • print(test(data))

面对以上代码,乍一看以为会打印出空列表,因为test函数内通过for的方法将data中的元素都删除了,其实不然,实际输出如下:

  • [2]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结果呢? 我们来深度剖析一下:

原列表在内存中为:

第一次执行到data.remove(i)时将第一个元素‘1’删除,列表变为:

第二次执行到data.remove(i)时i为第二个元素,即‘3’,此时将‘3’删除,列表变为:

此时列表已经没有第三个元素了,即退出循环,将[2]返回。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我们可以用倒序删除的方法!

直接上代码:

  • def test(data):
  • for i in data[::-1]:
  • data.remove(i)
  • return data
  • data = [1, 2, 3]
  • print(test(data))

此时再运行,发现输出结果为空列表

  • []

倒序删除原理如下:

原列表在内存中为:

第一次执行到data.remove(i)时是将倒数第一个元素‘3’删除,列表变为:

第二次执行到data.remove(i)时i为倒数第二个元素,即‘2’,此时将‘2’删除,列表变为:

第三次执行到data.remove(i)时i为倒数第三个元素,即‘1’,此时将‘1’删除,列表变为空列表!

总结:正序删除列表中元素时,被删元素后面的值会向前顶,然后导致漏删。倒序删除元素时,被删元素前面的值不会向后靠,所以可以完整的遍历到列表中所有的元素。

方便获取更多学习、工作、生活信息请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城东书院 微信服务号城东书院 微信订阅号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本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