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篇文章中,我想向大家介绍如何进行 Lua 程序设计。我假设大家都学过至少一门编程语言,比如 Basic 或 C,特别是 C。因为Lua 的最大用途是在宿主程序中作为脚本使用的。
Lua 的语法比较简单,学习起来也比较省力,但功能却并不弱,在 Lua 中,一切都是变量,除了关键字。请记住这句话。
写一个程序,总是少不了注释的,在 Lua 中,你可以使用单行注释和多行注释。
经典的 "Hello world" 的程序总是被用来开始介绍一种语言。在 Lua 中,写一个这样的程序很简单:
- print("Hello world")
在 Lua 中,语句之间可以用分号 ";" 隔开,也可以用空白隔开。一般来说,如果多个语句写在同一行的话,建议总是用分号隔开。Lua 有好几种程序控制语句,如:
注意一下,for 的循环变量总是只作用于 for 的局部变量,你也可以省略步进值,这时候,for 循环会使用1 作为步进值。你可以用 break 来中止一个循环。
如果你有程序设计的基础,比如你学过 Basic,C 之类的,你会觉得 Lua 也不难。但 Lua 有几个地方是明显不同于这些程序设计语言的,所以请特别注意。
语句块在C++中是用"{"和"}"括起来的,在Lua 中,它是用do 和end 括起来的。比如:
- do print("Hello") end
你可以在函数中和语句块中定局部变量。
赋值语句在Lua 被强化了。它可以同时给多个变量赋值。例如:
- a,b,c,d=1,2,3,4
甚至是:
- a,b=b,a
多么方便的交换变量功能,在默认情况下,变量总是认为是全局的。假如你要定义局部变量,则在第一次赋值的时候,需要用local 说明。比如:
- local a,b,c = 1,2,3 -- a,b,c 都是局部变量
和C 语言一样,支持+, -, *, /。但Lua 还多了一个"^"。这表示指数乘方运算。比如2^3 结果为8, 2^4 结果为16。
连接两个字符串,可以用".."运处符。如:
- "This a " .. "string." -- 等于"this a string"
- < > <= >= == ~=
分别表示小于,大于,不大于,不小于,相等,不相等,所有这些操作符总是返回true 或false。
对于Table,Function 和Userdata 类型的数据,只有== 和~=可以用。
相等表示两个变量引用的是同一个数据。比如:
- a={1,2}
- b=a
- print(a==b, a~=b) -- true, false
- a={1,2}
- b={1,2}
- print(a==b, a~=b) -- false, true
- and, or, not
其中,and 和or 与C 语言区别特别大。在这里,请先记住,在Lua 中,只有false 和nil 才计算为false,其它任何数据都计算为true,0 也是true!
and 和or 的运算结果不是true 和false,而是和它的两个操作数相关。
举几个例子:
- print(4 and 5) --> 5
- print(nil and 13) --> nil
- print(false and 13) --> false
- print(4 or 5) --> 4
- print(false or 5) --> 5
在Lua 中这是很有用的特性,也是比较令人混洧的特性。
我们可以模拟C 语言中的语句:x = a? b : c,在Lua 中,可以写成:
- x = a and b or c。
最有用的语句是: x = x or v,它相当于:if not x then x = v end 。
运算符优先级,从高到低顺序如下:
- ^
- not - (一元运算)
- * /
- + -
- ..(字符串连接)
- < > <= >= ~= ==
- and
- or
关键字是不能做为变量的。Lua 的关键字不多,就以下几个:
- and break do else elseif end false for function if
- in local nil not or repeat return then true until while
怎么确定一个变量是什么类型的呢?大家可以用type()函数来检查。Lua支持的类型有以下几种:
所有的语言,都要用到变量。在 Lua 中,不管你在什么地方使用变量,都不需要声明,并且所有的这些变量总是全局变量,除非,你在前面加上"local"。
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因为你可能想在函数里使用局部变量,却忘了用local来说明。
至于变量名字,它是大小写相关的。也就是说,A 和a 是两个不同的变量。
定义一个变量的方法就是赋值。"="操作就是用来赋值的,我们一起来定义几种常用类型的变量吧。
正如前面所说的,没有使用过的变量的值,都是Nil。有时候我们也需要将一个变量清除,这时候,我们可以直接给变量赋以nil 值。如:
- var1=nil -- 请注意nil 一定要小写
布尔值通常是用在进行条件判断的时候。布尔值有两种:true 和false。在Lua 中,只有false 和nil 才被计算为false,而所有任何其它类型的值,都是true。比如0,空串等等,都是true。
不要被C 语言的习惯所误导,0 在Lua 中的的确确是true。你也可以直接给一个变量赋以Boolean 类型的值,如:
- varboolean = true
在Lua 中,是没有整数类型的,也不需要。一般情况下,只要数值不是很大(比如不超过100,000,000,000,000),是不会产生舍入误差的。在很多CPU上,实数的运算并不比整数慢。
实数的表示方法,同C 语言类似,如:
- 4 0.4 4.57e-3 0.3e12 5e+20
字符串,总是一种非常常用的高级类型。在Lua 中,你可以非常方便的定义很长很长的字符串。
字符串在Lua 中有几种方法来表示,最通用的方法,是用双引号或单引号来括起一个字符串的,如:
- "This is a string."
和C 语言相同的,它支持一些转义字符,列表如下:
- \a bell
- \b back space
- \f form feed
- \n newline
- \r carriage return
- \t horizontal tab
- \v vertical tab
- \\ backslash
- \" double quote
- \' single quote
- \[ left square bracket
- \] right square bracket
由于这种字符串只能写在一行中,因此,不可避免的要用到转义字符。加入了转义字符的串,看起来实在是不敢恭维,比如:
- "one line\nnext line\n\"in quotes\", 'in quotes'"
一大堆的"\"符号让人看起来很倒胃口。如果你与我有同感,那么,我们在Lua 中,可以用另一种表示方法:用"[["和"]]"将多行的字符串括起来,如:
- page = [[
- <HTML>
- <HEAD>
- <TITLE>An HTML Page</TITLE>
- </HEAD>
- <BODY>
- <A HREF="http://www.lua.org">Lua</A>
- [[a text between double brackets]]
- </BODY>
- </HTML>
- ]]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字符串中,如果含有单独使用的"[["或"]]"就仍然得用""或""来避免歧义。当然,这种情况是极少会发生的。
关系表类型,这是一个很强大的类型。我们可以把这个类型看作是一个数组。只是C 语言的数组,只能用正整数来作索引;在Lua 中,你可以用任意类型来作数组的索引,除了nil。同样,在C 语言中,数组的内容只允许一种类型;在Lua 中,你也可以用任意类型的值来作数组的内容,除了nil。
Table 的定义很简单,它的主要特征是用"{"和"}"来括起一系列数据元素的。比如:
- T1 = {} -- 定义一个空表
- T1[1]=10 -- 然后我们就可以象C 语言一样来使用它了。
- T1["John"]={Age=27, Gender="Male"}
这一句相当于:
- T1["John"]={} -- 必须先定义成一个表,还记得未定义的变量是nil类型吗
- T1["John"]["Age"]=27
- T1["John"]["Gender"]="Male"
当表的索引是字符串的时候,我们可以简写成:
- T1.John={}
- T1.John.Age=27
- T1.John.Gender="Male"
或
- T1.John{Age=27, Gender="Male"}
这是一个很强的特性。
在定义表的时候,我们可以把所有的数据内容一起写在"{"和"}"之间,这样子是非常方便,而且很好看。比如,前面的T1 的定义,我们可以这么写:
- T1=
- {
- 10, -- 相当于[1] = 10
- [100] = 40,
- John= -- 如果你原意,你还可以写成:["John"] =
- {
- Age=27, -- 如果你原意,你还可以写成:["Age"] =27
- Gender=Male -- 如果你原意,你还可以写成:["Gender"]=Male
- },
- 20 -- 相当于[2] = 20
- }
看起来很漂亮,我们在写的时候,需要注意三点:
表类型的构造是如此的方便,以致于常常被人用来代替配置文件。是的,不用怀疑,它比ini 文件要漂亮,并且强大的多。
函数在 Lua 中,函数的定义也很简单。典型的定义如下:
- function add(a,b) -- add 是函数名字,a 和b 是参数名字
- return a+b -- return 用来返回函数的运行结果
- end
请注意,return 语言一定要写在end 之前。假如你非要在中间放上一句return,那么请写成:do return end。还记得前面说过,函数也是变量类型么,上面的函数定义,其实相当于:
- add = function (a,b) return a+b end
当你重新给add 赋值时,它就不再表示这个函数了。你甚至可以赋给add 任意数据,包括nil (这样,你就清除了add 变量)。Function 是不是很象C 语言的函数指针。
和C 语言一样,Lua 的函数可以接受可变参数个数,它同样是用"…"来定义的,比如:
- function sum (a,b,…)
如果想取得…所代表的参数,可以在函数中访问arg 局部变量(表类型)得到。
如sum(1,2,3,4)则,在函数中,a = 1, b = 2, arg = {3, 4}更可贵的是,它可以同时返回多个结果,比如:
- function s()
- return 1,2,3,4
- end
- a,b,c,d = s() -- 此时,a = 1, b = 2, c = 3, d = 4
前面说过,表类型可以拥有任意类型的值,包括函数!因此,有一个很强大的特性是,拥有函数的表,哦,我想更恰当的应该说是对象吧。Lua 可以使用面向对象编程了。举例如下:
- t = {
- Age = 27
- add = function(self, n) self.Age = self.Age+n end
- }
- print(t.Age) -- 27
- t.add(t, 10)
- print(t.Age) -- 37
不过,t.add(t,10) 这一句实在是有点土对,没关系,在Lua 中,你可以简写成:
- t:add(10) -- 相当于t.add(t,10)
这两个类型的话题,超出了本文的内容,就不打算细说了。
接下来,需要用 Lua 解释器,来帮助你理解和实践了。这篇小文只是帮助你大体了解 Lua 的语法。如果你有编程基础,相信会很快对 Lua 上手了。
就象C 语言一样,Lua 提供了相当多的标准函数来增强语言的功能。使用这些标准函数,你可以很方便的操作各种数据类型,并处理输入输出。有关这方面的信息,你可以参考《Programming in Lua 》一书,你可以在网络上直接观看电子版,网址为:http://www.lua.org/pil/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