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互联网(简称为CMNet)骨干网建成于2001年;
CMNet定位于一个开放的信息内容承载网络,区别于IPNet,主要承载开放的互联网业务,类似于电信的163网络;CMNet骨干网覆盖全国31个城市;发展至目前骨干网带宽已达到181T。
网内共设置9大核心节点,22个接入节点;核心节点间呈不完全互联;接入节点一般双上联核心节点,流量较大的省份会存在多上联。
CMENT骨干网及架构-省网
骨干核心节点采用双/四节点设置,骨干接入节点采用双节点设置,采用口字型互联/上联。核心层主要疏通本节点到其他多个节点的流量,以及其他节点间的穿透流量。
CMENT骨干网及架构-网间
10个网间节点
对外非对称接入,对内采用全互联,对外需串接流控系统
集中在北上广三个节点
因需部署多套流控系统,采用两层结构:汇聚层和接入层;
汇聚层对内全互联,接入层接入中国移动国际公司(CMI)
CMENT骨干网及架构-IGP协议
采用ISIS协议,不划分区域,全网运行level2
CMENT骨干网及架构-BGP协议
CMENT骨干网及架构-RR归属
CMENT骨干网及架构-路由控制
CMNET省网、城域网架构
省网扁平化演进,城域网双挂骨干和省网;省内交互通过省网核心,省外服务将直达骨干。
通过城域网发布明细路由,省网发汇总的方式,引导骨干回程流量直达城域网;
省网去往IDC则通过省内互联直达(as-path、LP)等方式
减少骨干网间的费用和分担结算,各个省内均有部署三方出口,主要疏导的网间流量。
三方出口接入当地小运营商提供电信联通出口;
流量经过PC到达PB,部署PBR,匹配家宽WLAN源地址,重定向至三方出口;
有明细路由则NAT成电信联通地址出网,无明细则回到PB进入骨干。
PBR正常也会添加白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