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高读写速度
如果能够减少电磁感应所需要耗费的时间,就能够大幅度提升硬盘内部的读写速度,从而提高硬盘工作状态下的表现,大幅度提升硬盘速度。
但是无论是磁性材料的选择还是磁头的设计,想要实现更高的读写速度,在目前的技术基础上是很难有所突破的,除非有新的磁头技术产生,否则在现有的技术前提下想要提升硬盘的速度表现,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2)提高寻道速度
硬盘工作中,磁头寻找相应的磁道这一过程约占整个数据读取过程的四分之三甚至更多,其中机械结构运动的时间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加快磁头定位的速度,对于提高读取速度会有很大贡献。
可是磁头的定位速度和单盘容量之间存在着矛盾,为了实现更高的单盘容量,就需要更精确的磁头定位,为了实现更精确的磁头定位,就需要更多的时间,在速度与容量之间进行权衡的话,相信绝大多数用户会首选容量,目前各个硬盘厂商都已经对磁头的定位速度和单盘容量之间的矛盾进行了权衡,目前的产品都是在两者之间取得了一个合理的搭配之上实现的。
(3)提高外部传输速率
我们所需要的硬盘速度表现主要集中在外部表现,也就是说硬盘与整个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才是我们需要的硬盘速度,即使内部速度再高,也需要从外部表现出来才有效。
外部传输速率的增长对于硬盘来说更容易实现,毕竟通过主板的设计实现更高的接口速度比较容易实现,从硬盘的电路方面实现更高的接口速度也可以得到。
可是在提高了硬盘的外部传输速率之后,我们又需要面对一个硬盘内部传输速率与外部传输速率之间搭配的问题。目前硬盘的内部传输速率已经不能够达到外部传输速率的需求,简单地提升外部传输速率已经达到了极限。
对于硬盘、光驱这类高速数据传输的存储设备而言,缓存是我们所熟悉的一个性能标准,在内部传输速率不能满足外部传输速率的时候,缓存就更加重要了。
无庸置疑,大容量的缓存可以提高存储器的数据传输速度。在硬盘产品中,缓存的容量是与接口的带宽一起发展的。在ATA 33时代,硬盘缓存的标准容量是512KB,而ATA 66时代,缓存的容量发展到了2MB,并一直延续到了ATA 100时代。目前市面所售的大部分硬盘也都是2MB缓存产品。
对硬盘加装缓存就是用速度更快的设备提前对所需数据进行预读取,让系统从这一部分速度更快的设备中获得数据,同时进行下一次的预读,让系统对数据的需求永远在缓存这一高速设备中实现,提升整个硬盘的速度表现。
对硬盘增加缓存的容量与对电脑增加内存的容量方式相似,缓存容量越大,预先读取的数据就越多,能够实现更快的硬盘速度。西部数据最近推出的WD1000BB-SE特别版硬盘就是基于这样的设计而提出的。
WD1000BB-SE硬盘转速达7200转/分钟,接口符合ATA 100标准,容量为100GB,其最大的特点是将硬盘的缓存容量从2MB提升到了8MB。由于缓存容量的加大,这款IDE接口硬盘的实际性能已经接近甚至超越了部分10000转SCSI接口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