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讨论的是正规电影(种子)‼️
例子
找电影(种子)资源时,它们的文件名往往都是一大大大大坨。之前都是看哪个顺眼随便选,今天决定搞清楚记录一下。先看一个例子:
Moonfall.2022.2160p.WEB-DL.x265.10bit.HDR.DDP5.1.Atmos-NOGRP.torrent
它包含这几个部分:
- 电影信息:Moonfall.2022 也就是名称(月球陨落)和上映日期。这部分数据通常被 Plex/Emby/Jellyfin 等媒体服务器软件用来识别匹配元数据,所以尽量别修改。
PS: 有部分网站会在一开始加上自己的广告,例如 [xxx资源网],这种信息建议删掉。
- 分辨率:2160p 也就是 4k。
- 片源:WEB-DL 是 web-download 的缩写,意为是从官方发布的网络版本直接搞来
(而不是录屏)。
- 编码:x265 也就是 HEVC,也写作 H.265,是一种较新的编码格式。
- 色深:10bit,常见的还有 8bit.
- 色彩动态范围: HDR 顾名思义的东西。
- 声音:DDP5.1.Atmos,前者是编码格式,后面的表示支持杜比全景声。
- 压制组: NOGRP 表示来源不明。
注意文件格式(mp4 / mkv)不能代表影片质量,也不代表编码类型,具体看下面详解。
详解
分辨率
注意,分辨率不是影响电影清晰度最关键的因素!最重要的是片源。如果片源垃圾,分辨率再高也没用。比如你用一个 4k 摄像机对着电影院荧幕拍,分辨率是高了,有用吗?
除此之外分辨率没什么好说的。常见的有:
- 8k / 7680x4320
- 4k / 2160p / UHD / Ultra HD
通常是 4096x2160 或 3840x2160
- 2k / 1440p / QHD / Quad HD
通常是 2560x1440,但底线要求是 2048x1080
- 1080p / FHD / Full HD / 全高清
1920x1080
- 720p / HD / 高清
1280x720
再低的在 2022 年不推荐看了,伤眼睛 👀
片源
顾名思义,就是这个资源是从哪来的。片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影片的清晰度,通常有这几个来源(按照质量高->低排列):
- REMUX / Blu-ray / BD: 也就是所谓的「蓝光原盘」,通常是质量最好的一种。直接从蓝光光碟转录而来,适合收藏。普通观影个人感觉没必要。但注意,若后边有 X.264 之类的编码类型,则实际上已经不是「原盘」了。
- BDrip: Blu-ray Disc Rip,BD 转制。同样来源于蓝光光盘,只不过进行了重新编码,采用 H.264 甚至 H.265 编码获得优秀的压缩比。质量略低于 BD 但文件较小,性价比很高。
- WEB-DL: 越来越流行的片源,质量第三,但是体积小了很多。全称为 web-download,是从官方发行的网络版直接搞下来的
(而不是屏幕录像) 。有些时候会加上具体的来源,例如 NF-WEB-DL 就是来自于 Netflix。
- HDTV: 常见于老电影。当时还没有 BD,流媒体也不流行。是数字采集 HD 电视得来的。在那个年代已经是最好的了。因为是电视,有可能会有台标。
- HDTVrip: 类似 BDrip,来源还是 HD 电视的采集,但是重新编码了。
- DVD(SRC): 顾名思义,来自 DVD 转录。带 SRC 的是预售版,可能有滚动字幕之类的讨厌东西。效果不如 HDTV。
- TC: 胶片版。从胶片数字录像,质量海星,但显得暗。声音通常来自 TS。
- TS: 枪版。用摄像机对着电影院荧幕拍的,但一般是在空场的时候用三角架「认真地」拍。声音一般来自于电影院给残障人士准备的耳机孔。
- CAM: 真 枪版。在电影院偷偷录,一般是最早流出的版本,质量令人难以忍受。个人感觉这是对看电影的侮辱。
编码
编码直接影响到最终文件的大小。并不是越大文件质量越好,如果采用更先进的编码方式,其质量更高的同时往往文件反而更小。但是这种资源通常对播放设备的硬件要求较高,因为播放时要实时解码。可以理解为编码就是压缩,压缩技术越先进,最终的文件越小,但还原的时候越复杂(慢)。
常见的视频编码有:
- H.265/HEVC: 未来的趋势,264 的升级版。压缩效率大幅提高,相同质量前提下文件大大减小。已经逐渐普及了,建议下载这种格式,省地方。x265 则是 H.265 标准的一个软件编码器实现器。采用不同的编码器、不同的参数,最终视频质量会有差距。libx265 是目前最成熟稳定的编码器之一。
- H.264/MPEG-4 AVC: 最流行的一个编码。
色深
我们知道计算机中所有颜色都是由红绿蓝(RGB)混合而成。每一种颜色称为一个通道。色深就是每个通道用多少空间去表示。所以,色深越大颜色表达的越精细,渐变也就越平滑。
8bit 是最常见的。三个通道就是 24bit,即所谓的「24 位真彩色」,一共约能表示出 1670 万种颜色。如果是 10bit,就能组合出 10.7 亿色。
不过不是所有显示器都支持 10bit 显示的,如果不支持,即使是 10bit 的视频,观感也和 8bit 一样。
另外,虽然直观上 10bit 版本的视频文件会更大。但实际上它们往往有更好的压缩率,所以有可能 10bit 的电影反而比 8bit 的要小。
色彩动态范围
这东西可以简要理解为,画面最暗和最亮之间的差距,自然是越大越好。
SDR 就是标准(正常)动态范围的版本。
HDR 需要播放器和显示器的支持,否则看不出效果。具体来讲又有许多标准:
- HDR10: 一切的基础。开放标准无版权费用。至少是 10bit 色深的。是静态 HDR。
- Dolby Vision / 杜比视界: 高昂的版权费用。12bit 色深。动态 HDR。
- HDR 10+: 为对抗杜比,亚马逊松下等搞出的新联盟。动态 HDR。
- 其他乱七八糟的一大堆:HLG / DisplayHDR …
声音
和视频一样,声音也有好几种编码:
- TrueHD: 杜比搞的无损压缩格式。
- PCM / LPCM / FLAC:前两个是编码(模拟信号转为数字信号)方案,没有压缩。FLAC 是无损压缩算格式。简单说,FLAC 可以用最小的体积获得无损的音质。
- DDP / DD5.1 / AC3: Dolby Digital+,杜比搞的有损压缩格式。常见于流媒体网站的片源(WEB-DL)。支持 7.1 声道。
- DTS(-HD): 比较古老的格式,效率较低,不建议下载了。用于 DVD,支持 5.1 声道,HD 版本支持最多 8 个声道。
- AAC: 一种支持多声道的有损压缩,非常常见,因为“糟糕”的音质而遭到 Android 蓝牙党唾弃转投 aptX。取代了 MP3。
- MP3: 不支持 5.1 声道,电影中基本上不用了。
就像视频中的 HDR,除了编码之外,声音也有一些额外效果,比较常见的是杜比全景声 Dolby Atmos。它不是一种专门的编码格式,而是封装在支持的格式中的元数据。支持此效果的资源通常文件名中包含 Atmos 的字样。同样,也需要软硬件支持才能真正感受到效果。
文件格式
注意,mp4, mkv 等都是封装格式而不是编码/压缩格式。换句话说,不能仅靠文件名来判断清晰度。封装就像是容器,里面装什么东西表面上看不出来。也就是说同样是 mp4 或 mkv 的文件,他们的实际编码可能不一样,质量也不一样,压缩率也不一样。
不同的封装格式能容纳的东西(音视频编码/字幕)都不一样。相对来讲 mkv 是包容性最好的(但兼容性相对差一点,不过 2022 年了也差不了哪去),几乎什么都能装。因此越来越多的资源倾向于用 mkv 发布。而 rmvb 几乎已经被时代淘汰了。
压制组
就是谁制作了这个资源。不同的团队采用不同的编码/码率等等各种参数,最后的质量略有不同。
NOGRP 表示来源不明,类似于「佚名」「群星」。
字幕
建议下载外挂字幕(或者封装在 mkv 容器里的字幕)的资源,而不是压制在影片里的(硬字幕)。这种一般质量较高且便于调节。
字幕格式有这几种:
- SRT: 最基本最流行的纯文本字幕。具体的颜色字体字号等可以由播放器即时调整。个人强烈推荐这个。
- SSA: 可以设置文字大小/效果,甚至添加水印。但难以由用户自定义,个人不喜欢。
- ASS: SSA 增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