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话题,一直很热,但也一直被挑战。
说被挑战,还是客气说法,其实是一直被泼凉水,比如前几天,满怀爱心点个关注,自以为做了善事,其实被人当冤大头。多少朋友被凉水浇头,心塞满满。所以也有人悲愤高呼:中国的诚信降到了5000年来最低点。
讲感情,这悲愤可以理解,讲历史,这悲愤很缺心眼。
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随手一扒一堆光辉事迹。可扒扒乱世衰世,恶心事也是一堆,“5000年来最低点”这帽子,千万别随便扣!
但历史沧桑,一个硬道理,才是从来不变:欲治其国,先治其心。
不管哪家王朝,要强,先都是诚信强,要崩,更都是诚信先崩。一个诚信社会怎么崩盘的,又是怎么建起来的的,历代这些教训,才比悲愤5000年来最低点,更有现实意义。
而这个教训,掰扯点历代小事,一目了然。
一:撅了皇帝也不能改
何为政府公信力?汉文帝的廷尉张释之最有发言权。
汉文帝车队出行,途经长安中渭桥,却倒霉碰上个乱穿道路的违章者,把汉文帝的车马都惊着,差点把汉文帝撅下车。惊了一头冷汗的汉文帝大怒,非要重办违章者,却被廷尉张释之一通硬顶:依法他就罚点钱,真重办了这法律还有威信吗?真就只罚点钱了事。
还有一次更恶劣,汉朝高祖庙里的玉环被偷了,这恶劣程度,跟刨祖坟没两样,汉文帝更怒,一听小偷落网了,赶紧给廷尉张释之下死命令,必须把小偷全家灭族。谁知又被张释之顶回来:依法这种罪就是杀本人,根本到不了灭族这地步。要是拿个玉环你就改法律,下次有人把高祖庙刨了你怎么判?这话一说,发飙的汉文帝又没脾气了:依法办吧。
这个年代,就是著名的文景之治,照史书称赞,二十多年才四百多人犯罪,公认诚信和谐社会。为什么诚信和谐?这汉文帝也有脾气会发飙,但只要说公信,撅了皇帝也不能乱飙。不乱飙,也就有了诚信和谐社会。
二:拯救大兵耿恭
东汉永平十八年(75年),汉匈战争史上悲催一年,匈奴骑兵席卷西域,汉朝西域都护全军覆没,只剩耿恭带几百人苦守疏勒城。但此时汉章帝初登基,正是国丧年头不能用兵,西域?再悲催也只能先放弃!
可西域放弃容易,耿恭他们怎么办?洛阳朝堂里,东汉大臣们吵翻天,照着司空第五伦,就是那位廉政标兵第五伦的论调,既然决定先放弃西域,那这帮人也别救,让他们替国家壮烈殉国好了。可司徒鲍昱一声怒吼:如果为国浴血的战士都不救,以后谁来替国家打仗!一声吼惊醒汉章帝:救,不惜一切代价救!
于是,七千汉军全速开动,冒着严冬风雪向着西域进发,先头两千战士踩过齐腰深的积雪,翻过暴风凛冽的天山,终于抵达疏勒城下,领军主将范羌看到,冰雪覆盖的疏勒城头,堆积如上的匈奴兵尸体上,站立着耿恭率领的二十六个重伤的战士,顽强撑起大汉的战旗!
然后,这支会师的队伍再度历经恶战,终于突破匈奴重重包围,成功返归玉门关,抵达玉门关一刻,包括耿恭在内的战士,已仅剩下十三人,各个骨瘦如柴衣衫褴褛。他们返回洛阳那天,洛阳百姓万人空巷,争相目睹英雄们,很多人都哭了。
一个帝国是否铁血,不在多少技术装备,多少豪言壮语,而在它是否会对每一个浴血的战士兑现永不放弃的承诺。就如东汉,纵然一时西域受挫,也终会吊打匈奴,勒石燕然。
三:官员履历造假
铁血的东汉,为什么会衰亡?一大原因,就是有件好事出了毛病:举孝廉!
举孝廉,汉朝从西汉武帝年间开始的好制度,到东汉更成熟:时刻留心民间好人好事,谁孝顺持家就请谁做官,选出过不少名臣,实现过不少盛世,堪称简单有效撑场面。
但到东汉后期,这好事的毛病,就越发多了,有人开始为了钻空子,故意串通炒作搏出位。怎么炒?比如有个叫许武的,为了让两个弟弟出名,故意兄弟三个演戏,假装为争家产打架,然后再叫两个弟弟主动退让,他拿家产两个弟弟出名,果然都顺利举孝廉当了官。
有个叫赵宣的更恶劣,他父亲过世之后,此人高调宣布守孝,竟然独自一人穿着孝服,在墓道里一住就是二十年,果然感动全汉朝,政府成天求他出来做官。可有人细一扒才知道:人家在墓道里养着老婆,儿子就生了五个,哪样都没耽误,就摆样子骗官。
但以《后汉书》说法,这几个骗子,还都算是良心人物,到了东汉晚期,举孝廉全是豪门勋贵把持,没简历?大笔一挥编一通不就得了!东汉末代的各级官员,只要是举孝廉出来的,事迹一个比一个感人,就没几个真的,民谣都有嘲讽: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就是这么群坑货。
这么多坑货云集,曾经讲诚信的汉朝,当然也就悲剧了。
四:不靠钓鱼靠法律
唐太宗登基后,很重视一件事,就是诚信。原话叫“德礼诚信,国之大纲”,讲不讲诚信,就是国家长治久安问题,尤其是君臣要讲诚信。可该怎么做?早年唐太宗烧脑时,有好事者出主意:您可以钓鱼执法。
怎么钓鱼?好事者策划道:您下次再见大臣,就故意逮着事发飙,谁要是看您发飙后就求饶,那肯定就是佞臣,谁依然坚持原则,那就是好大臣。这办法看着简单有效,可唐太宗听了就怒:君自以为诈,何以责臣子之直乎?做领导带头骗人,怎么有脸要部下讲诚信?
那不靠钓鱼靠什么?唐朝很重要一条,就是法律。翻翻《唐律》就知道,唐朝对诚信问题,不单罚的严,更是管的细,:金银器皿物品,且不论质量如何,只要尺寸不达标,生产厂家先来六十大板招呼。商贩卖假货?双倍罚金处罚,商家厂商都是同罪!尤其食品安全,更是零容忍——出售有害食物,最轻一年徒刑,苦主吃出毛病?最重可以绞刑!
具体到司法审判里,不讲诚信的后果,可能比贪污腐败还严重。名臣柳公绰就摊上一案子,两个案犯都是官员,一个经济问题严重,另一个倒没贪国家钱,却是到处串通行骗,没骗几个钱就落网了。结果柳公绰拍板:经济问题严重的那位,退钱带坐牢,诈骗的那个?直接杀头!没骗几个钱?但你破坏朝廷公信,当然该杀!
所以在当时很多外国人,特别是阿拉伯旅行家笔下,盛唐最吸引他们的,不止富庶的场面,更有唐朝官员令行禁止的诚信风气,这风气与其说皇帝倡导,不如说这零容忍法律管出来!
五:不讲诚信帮了黄巢
但讲诚信的唐朝,到了晚唐年代,也是沦落到诚信度崩溃。崩溃到多冰点?看黄巢起义就知道。
黄巢起义,席卷大唐南北,基本要掉大唐王朝半条命,但事实上,当黄巢转战到襄阳时,曾差点就歇菜。当时名将刘巨容在荆门设伏,一通漂亮伏击,把黄巢农民军打得全军覆没,几十万大军就跑出一两成。只要刘巨容加把劲再追击一把,铁定就把黄巢彻底绞杀。
可就在这关键时刻,刘巨容却偃旗息鼓,结果侥幸逃脱的黄巢,歇口气再拉队伍,骤然恢复了元气,一顿狠拼猛打,随后真把长安端掉,给大唐沉重一击。论起来,也是刘巨容不作为惹的祸。
可为什么刘巨容不作为?人家自己也有话说:唐朝长期不讲诚信,敌人打来了才知道奖赏部将,敌人走了许的愿又不兑现,给他卖命有什么好?意思意思得了。他是这么说,还有好些将领没这么说,却是这么做,干看着黄巢折腾,最终看着他把长安占了。根子说,就是大唐诚信人品败光,自取其祸!
六:零容忍诽谤
北宋有很多失误,但能缔造富庶文明,一大公认优点,就是官风优良,史称“北宋多名相”,历代高官政见不同,但至少中前期一个个数,人品没的说。
而这风气里尤其称道一点,就是对诽谤零容忍,有多零容忍?瞧瞧北宋名相张齐贤的遭遇:这位张大人,出名全能人才,做宰相做地方官都是好手,还带兵胖揍过契丹。特别是做青州知州,把当地治理的太太平平,案子都很少发,偏被人告了黑状,说他这叫为官不作为。
倒霉的张齐贤,就这么给弄回汴京接受调查,查来查去总算清楚了,全是恶意诽谤。朝野一顿哗然,好些以前和他不和的同僚,这下都给他鸣不平。但这鸣不平可不是动嘴,而是真动手——把那诽谤者找出来,当众大家拳打脚踢揍半死!乱诽谤,就该揍!
更典型的,就是宋仁宗年间的宋夏战争,名将刘平浴血抗敌,兵败后不屈被俘,谁知同僚黄德和造谣,非说刘平做了叛徒,害的刘平家小全入狱。好在御史庞籍查明真相,就是《包青天》评书里总做恶人的庞籍,查明真相后也恶了一把:判决以最残酷腰斩,处决诽谤者黄德和,他学生司马光嘀咕这判决太凶残,庞大人朗声回答:不凶残,怎么对得起战死的英烈!
后来北宋晚期党争,互相造谣整黑材料都成了正常现象,闹得风气败坏,半壁江山都靖康之耻了,好些老臣都哀叹:要是放北宋前期那风气,谁敢这样?